体弱儿童的中医调理
发布时间: 2022-11-19

  深圳市儿童医院万力生

  临床上,很多体弱多病儿童的家长要找中医给孩子调理,增强体质,这是因为中医药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关于中医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ldquo 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rdquo 等。中医调理体弱儿,主要是根据体弱儿童的体质进行调理。

  什么是体质?

  体质,即身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先天是什么?先天就是胎儿在娘胎里生长发育,直至呱呱坠地这段时间。新生命带着父母、家族、种族的基因,延续着前辈的生命。每个孩子无不带着父母、家族、种族的烙印,所谓&ldquo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dquo 。

  从中医的角度,小儿体质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包括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其中以&ldquo 平和质&rdquo 最为理想。

  平和质&mdash &mdash 最健康

  特征这类孩子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平时患病较少。

  饮食调养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吃过冷过热食物。粗细粮要合理搭配,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气虚质&mdash &mdash 易疲乏

  特征这类孩子肌肉松软,讲话声音低弱,走路上气不接下气,出汗多,易累,易感冒

  饮食调养多食鸡肉、白扁豆、香菇、山药、大枣等。少食耗气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mdash &mdash 不耐寒

  特征这类孩子肌肉不健壮,常感到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吃或喝凉的食物感到不舒服,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

  饮食调养多吃羊肉、狗肉、虾、栗子、韭菜、桔子等。平时少食生冷黏腻之品。

  阴虚质&mdash &mdash 口咽干

  特征这类孩子体形多瘦长,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眼干,口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少。

  饮食调养可多食鸭肉、绿豆、冬瓜、赤小豆、荸荠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狗肉、辣椒等温燥之品。

  痰湿质&mdash &mdash 体肥胖

  特征这类孩子体形肥胖,汗多黏腻,肢体酸困沉重。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喉中老有痰,舌苔较厚。

  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薏苡仁、白扁豆、冬瓜等。控制甜、黏、油腻食物摄入。

  湿热质&mdash &mdash 性多躁

  特征这类孩子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生粉刺,皮肤瘙痒,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

  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多食绿豆、冬瓜、藕、荸荠等甘寒、甘平食物。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等辛温助热食物。

  血瘀质&mdash &mdash 色晦黯

  体质特征这类孩子面色偏暗,舌下的静脉瘀紫,皮肤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瘀青,牙龈容易出血。

  饮食调养可多食萝卜、金橘、柚、山楂、醋等食物,少食肥猪肉等滋腻之品。

  气郁质&mdash &mdash 胸胀满

  特征这类孩子体形偏瘦,常感闷闷不乐、多愁善感,两胁部胀痛,胸闷,无缘无故地叹气,喉有异物感。

  饮食调养多食小麦、芫荽、葱、蒜、萝卜、金橘、玫瑰花等食物。

  特禀质&mdash &mdash 遗传差

  特征多为过敏体质者,常表现为对季节气候适应能力差,皮肤易出现划痕,易形成风团、瘾疹、咳喘等。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鱼、虾、蟹、腥膳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编辑 浅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