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详解盆腔炎
发布时间: 2022-11-19

  盆腔炎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以小腹或少腹疼痛拒按或坠胀,引及腰骶,或伴发热、带下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盆腔炎为沿用西医学病名。

  [诊断依据]

  1.急性盆腔炎

  (1)多发生于流产、分娩、宫腔内手术后,也可继发于肠、热淋等病。

  (2)常有高热、恶寒、头痛、少腹痛,或尿频、肛门坠胀等症。

  (3)带下量多,色黄秽臭。

  (4)妇科检查 阴道及子宫充血,子宫压痛明显,活动性差,附件区可有明显压痛,增厚或有包块。

  (5)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中性增高。

  22.慢性盆腔炎

  (1)小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且于劳累、性交、排便及经行后加重。

  (2)妇科检查,多有子宫后倾,活动受限,或可于少腹扪及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包块,有压痛。

  [鉴别诊断]

  1.肠 多呈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胃肠道症状明显。

  2.痢疾 腹痛,里急后重,便夹脓血为典型表现。

  3.带下病4 以带下量多为主症,不发热,小腹痛不明显。

  4.伏梁、大瘕泄、肠癌等 一般有腹痛、腹泻,或大便有脓血,腹部或可触及包块等肠道症状明显。

  5.热淋 以小便频急、灼热、涩痛为主症,带下不多,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

  [辨证论治]

  1.胞宫积热证 发热头痛,小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秽臭,口干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泻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解毒。治疗秘方 A-764号。

  2.胞宫湿热证 低热起伏,少腹坠胀疼痛,腰酸纳差,带下色黄,质稠臭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热化湿。

  3.瘀滞胞脉证 少腹坠胀、刺痛、拒按,腰骶酸楚,经行不畅,夹有血块,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质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活血行气。

  4.正虚,邪恋证 少腹隐痛、坠胀,腰骶酸楚,劳累、性交、排便及经行后加重,带下量多,低热,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淡色暗,苔腻,脉弦。扶正祛邪。
(实习编辑 王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