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糜栓治疗带下病100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 2022-11-19
消糜栓治疗带下病100例临床观察推荐到首页 □ 《中华医药杂志》2003年第10期1/2页12

【关键词】带下病

我院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消糜栓治疗100例带下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中,年龄20~29岁26例,30~49岁66例,50~68岁8例 带下病最短2个月,最长12年 经临床诊断为宫颈糜烂者60例,尚有40例为阴道炎。100例白带涂片发现脓细胞(+~+++)38例,脓细胞少许16例。分泌物可见霉菌的20例,分泌物可见滴虫16例,尚有4例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全组病例做了阴道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对照组86例,年龄19~65岁,其中年龄19~29岁30例,30~49岁48例,50~65岁8例 带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经诊断宫颈糜烂者56例,余下30例为阴道炎,其中10例为霉菌性,16例为滴虫性,4例为老年性阴道炎。对照组中经阴道细胞学检查,也排除恶性病变。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带下病 阴道流出物量多,有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症状者。中医分型 主要分为脾虚、肾阳虚、肾阴虚、湿热(毒)等四型。本研究按《中医妇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罗元恺主编,1997年版)分型、诊断。治疗组100例中,脾虚型30例,肾阳虚型20例,肾阴虚型16例,湿热(毒)型34例。对照组86例,脾虚型28例,肾阳虚型16例,肾阴虚型14例,湿热(毒)型28例。

西医诊断 宫颈糜烂诊断标准按《实用妇产科学》(王淑贞主编,1994年版)。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诊断标准按《新编实用妇科学》(苏应宽主编)。

1.3治疗方法治疗组100例,用消糜栓1粒,睡前洗净阴部,将药栓送入阴道深部,隔日1次,连续用7粒为1疗程,计2周。对照组86例,用洗必泰栓(辽宁山庆制药公司生产)。用药前洗净阴部,将送药器顶端帽拔掉,取屈膝仰卧将注膏器轻轻送入阴道深处至穹窿部,推动药栓,将药全部注入后,取出注膏器弃之。每隔1日,晚间睡眠前给药1次,7次为1疗程,计2周。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勿使用其他药物,禁房事或坐浴,经期禁用药。

2.1宫颈糜烂疗效标准 痊愈 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 糜烂面缩小1/3以上,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 无效 糜烂面积未改变,自觉症状略有减轻或无改变。

治疗结果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60例,对照组用药治疗宫颈糜烂56例,疗效结果见表1。

表1疗效结果(略)

2.2阴道炎(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疗效判定标准 阴道炎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宫颈糜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而拟定。痊愈 外阴及阴道痒痛消失,分泌物转为正常,化验室检查正常,停药后3个周期无复发 有效 外阴及阴道痒减轻,化验室检查正常 无效 疗后症状体征同疗前。

治疗结果 消糜栓治疗阴道炎用药前后的变化,见表2。

表2阴道炎临床症状治疗前、治疗后改变(略)

3.3两组总疗效情况比较见表3、表4。

表3两组疗效比较(略)

表4两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比较(略)

消糜栓具有消炎、止痛、燥湿、活血、祛腐生肌的作用。栓剂中主要成分苦参苦寒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减轻局部充血,增强收敛消炎作用。对湿热带下及阴痒有特效 儿茶苦涩,清热解毒,化腐生肌,并可收湿敛疮,止血止痛 枯矾,收敛止血,收湿止痒解毒杀虫 冰片,具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腐生肌,化瘀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儿茶能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炎性分泌物,促进鳞状上皮细胞的再生。苦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滴虫、抑制真菌作用。冰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等。

作者单位 15003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医院

(收稿日期 2003-05-29)

(编辑黄杰)

1/2页12评论(0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