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反应应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 2022-11-19

  战场应激反应的预防和干预

  1. 提高军队心理筛查水平 Gunderson等调查发现,约17%的神经症病人在入伍前就有症状。Willians调查发现,有抑郁表现的新兵与其他新兵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家族精神病史、家族酗酒史和精神问题史。这些人员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极易产生适应性障碍而发生战场应激反应。如在新兵入伍时进行严格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并限制入伍,可有效控制战场应激反应的发生率。

  2.提高机体应激对抗水平 Natick科研中心研究认为,食用含有大量酪氨酸的高蛋白食物可明显提高参战人员对应激状态的耐受力,维生素、微量元素Zn对机体在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中也起一定的作用。睡眠剥夺情况下,短效催眠药对机体认知能力、警觉性的保持研究是另一个研究热点,英军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中,即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调节士兵睡眠和防治疲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在应激反应中,认知评价起着关键作用,而教育是改变认知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有积极影响。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并让个体了解到有些情绪反应并不意味着脆弱或无能,掩饰或回避会阻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不利于心理健康。美军5野战规范6“军人战斗应激预防措施”中专门规定,要对官兵进行心理学教育,临战前要特别注意部队的心理准备。

  4.心理干预进行心理干预可减少战场应激反应引起的减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精神减员仅占卫生减员的38%。由于战后加强了心理卫生研究,采取了心理干预,到朝鲜战争期间,精神减员占卫生减员的15%,越南战争降至12%,而经过挑选、受过严格训练的精锐部队几乎没有人发生战场应激反应。

  有人提出了为减少应激适应障碍,应采取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干预措施的观点。事前干预选择易发生应激适应障碍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心理训练。研究表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想像、生物反馈训练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功能。通过心理训练,可使正性情绪和积极应对分值显著增加,进而提高官兵的应激耐受力。事中干预指对已发生应激反应的个体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最常用的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后干预是对已确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他情况进行治疗。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减少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刺激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