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有效治疗高血压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 2022-11-19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此病名。

  但《内经》早有&ldquo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rdquo 的理论,其发病机制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肝藏血,体阴用阳(肝体为阴、功用为阳),主疏泄,主升,主动,性喜条达,恶抑郁;能流发全身气机,调畅气血。依据传统医学&ldquo 升降出入&rdquo 的理论,&ldquo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rdquo 。上升和下降的对立统一,是体内气机运动的形成,出和入的平衡,是机体物质代谢的前提,所以升降出入也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借鉴古训,结合临床经验,拟方为 一根(葛根20克)、二子(决明子10克、川楝子8克)、三草(夏枯草10克、益母草10克、豨签草15克)汤,有降血压作用,其功用具有升清降浊,疏发气机,调畅气血之功。可根据年龄病情不同,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表现是机体受损和病变的反映,可发挥中医辩证施治的优势,从整体上认识高血压病的本质,从局部病变的特点上治疗用药,而不仅仅是降压。主要是根据病机病证&ldquo 审证求因&rdquo ,从改善临床症状中达到血压平衡下降。此乃&ldquo 标本&rdquo 同治之举。

  现在人们快节奏的工作劳逸失度,不规律的生活方式&ldquo 阴阳颠倒&rdquo ,情绪的激动精神紧张,不合理的膳食饮食失节等,从而打破了心理、生理、营养之间的平衡,使脏腑器官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能协调而失去了&ldquo 阴平阳秘&rdquo ,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也是高血压病的病理基础。

  鉴于上述,对高血压病的防与治应并重。如果只治不防,一旦患病终身服用降压药,便会去病如&ldquo 抽丝&rdquo 。这是当前高血压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如果只防不治,又会加重病情的变化,导致心、脑、肾的病变。要以中医学&ldquo 治未病&rdquo 的理念&ldquo 未雨绸缪&rdquo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早期患高血压,尤其是中青年,中医疗治可治愈。中晚期高血压则心脑已受损,彻底恢复较难,但中医仍可疗治,使其缓解。所谓心脑受损,要看心电图、脑CT和验血指标,血脂较高者也较为麻烦,用药要有区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