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何劳“四君子”,养血不用“四物汤”
发布时间: 2022-11-19

补气何劳“四君子”,养血不用“四物汤”

衢州市中医院金瑛

中医治疗各种气虚证,有一个补气的名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因药性中和,不偏不倚,有谦谦君子之风,具冲和之德,故名之曰“四君子”。同样对于各种血虚之证,中医有张养血名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组成,叫“四物汤”,为补血和血的基本方,亦为调经的常用方。《成方便读》 “夫人之所以赖以生者,血与气耳,而医家之所以补偏救弊者,亦为血与气耳。故一切补气诸方,皆从四君化出;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若“四君子汤”“四物汤”相合而用,则成名方“八珍汤”,统治气血两虚之病证,亦为冬令进补常用之膏方。

对于有着进补习俗的中国人来说,有没有一种更为廉便的养生保健方法,使得补气功同“四君子”,养血效如“四物汤”呢?回答是肯定的。在针灸推拿学当中,有着同“四君子汤”一样补气的腧穴,如 气海、关元、膻中、足三里等穴,也有类似“四物汤”养血功效的腧穴,如 血海、膈俞、膏肓俞、绝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等穴。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辨证地选穴,就能起到或补气,或补血,或气血双补的作用。

那么,人体身上的上述穴位为什么能起到跟药物一样的补气或补血的作用呢?原来气海穴为先天之气聚集之处,能补益诸气,对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之证及一切气疾,均有良好疗效。关元为人体元阴元阳关藏之处,功善培元气固虚脱。膻中被誉之为“气之会穴”,善于补气理气。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灵枢?海论》称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加之阳明经多气多血,刺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血海是脾经之穴,《经穴释名汇解》释穴名之义 “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淤血,生新血之功能”。中医认为,膈俞为血之会,功善补血止血,为治疗一切血证之要穴,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三脏都与血液的生成和贮存密切相关。膏肓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3寸处,古人云 心下为膏,心下膈上曰肓。又喻疾深难治为“病入膏肓”。以膏肓俞命名本穴,说明本穴为补益虚损的要穴,尤长于补血滋阴。绝骨为“髓之会穴”,有益髓造血之功,为治疗贫血症的常用穴位。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功善于补益气血,可用于气血虚弱诸证。

以上诸穴或补气,或补血,或气血双补,艾灸、指压可每日一次,有进补习惯的朋友不妨一试。若能持之以久,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