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证月经先后无定期
发布时间: 2022-11-19

  1.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有肝郁、肾虚、脾虚三者,其中又以肾虚肝郁为多见。治疗以调理气血冲任为原则。①肝郁证,定经汤;②肾虚证,归肾丸;③脾虚证,加减八物汤。

  2.虚实夹杂者较为多见,在治疗上,一般按经前、经期从实论治,从调经入手,以逍遥散加入制香附、五灵脂、焦山楂等,月经先期量多的尚需加入黑栀子、炒丹皮、大小蓟、炒荆芥,月经后期量少的需加入泽兰叶、丹皮、益母草等;在经净后,即当以补肾调周法调治,由于治本治标的结合,以补肾调周的系统治疗中,要适当加入疏肝理气的药物,如荆芥、防风、合欢皮、陈皮等。如属于阴虚证型者,即使在经间及经前期补阳为主时,仍然要体现滋阴的特点,即以滋阴为主,加入补阳的药物;如属于阳虚证型者,即使在经后期滋阴为主时,仍然要强调补阳的特点,即以补阳为主,加入滋阴药物,但补阳时可用平补法以照顾这一阶段的特点。
(实习编辑 WY)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