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者进补前要先“投石问路”
发布时间: 2022-11-19

  肠胃不好的人不妨先用“开路方”调理

  秋意渐浓,随着天气的逐步转凉,很多人又开始惦记着颇受欢迎的滋补佳品――膏方。国家级名老中医汤金土主任医师解释说,随着秋分的到来,冬令进补预约开膏方的“开路方”正当时。

  “建议一些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先吃‘开路方’进行调理,”国家级名老中医汤金土主任医师说,进入9月底后杭州就正式步入了秋季,天气渐凉,白天热,早晨、晚间凉,符合中医所说的“凉燥”,完全可以着手准备冬令进补前的“开路方”。这样算算的话,冬至前后正好可以吃膏方。

  俗话说“三九严寒补一冬,来年四季无病痛”,冬令进补主要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对能量、营养的要求增加,机体代谢旺盛,此时最宜补,也补得进。但是,对于身体特别虚弱、胃口本来就不好的人来说,如果这一时节盲目进补反而适得其反,中医称之为“虚不受补”。汤金土主任医师说,体质虚弱的人,如果强行服用大补膏方后,轻则头晕、厌食、肚胀,重则拉肚子等等。所以有些患者,在开膏方前,医生通常要先替他们开点中药调理,这个就叫做“开路方”。

  “开路方”是中医进补前的一次投石问路。尤其是第一次吃膏方者,最好用开路方先一步调理。有舌苔厚腻、时常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功能问题的人,如果直接服用膏方,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加重症状。此时,需要事先服用“开路方”,改善脾胃功能,利于膏方的吸收。另外,如果正在患病期间,例如感冒、咳嗽等,得先治愈疾病,再来进补。否则,贸然进补,不仅达不到补益效果,还会使疾病绵延难愈。此外,“开路方”还有一个功效,可以作为先行的试探性调补,观察服药后的反应,以更好地调配出适合身体的膏方。

  “从未进补过的人,中医投下几味补品,先试探一下中药的耐受性。”国家级名中医王会仍教授说,在“开路方”里,中医还会加入一两味补药,进行试探性的调补,观察服药后的反应,为开好膏方做好准备。而肠胃不好的人,服用开路方后,也可以使肠胃中的湿热得以清除,直到肠胃功能恢复后,才能进食补品。

  王会仍教授建议,入秋后市民也可以调节饮食,以平和清淡的饮食为主,逐步加大滋补的力度,可以食用山药、大枣等,补益气血,或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生晒参或西洋参,补气生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