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肿瘤有何特点?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治疗肿瘤有何特点?

由于中医治疗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民族基础,因而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治疗肿瘤方面也是一样,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医治疗中的许多优点,也正是目前西医治疗中的不足之处。

(1)整体观。如同对待其他疾病一样,中医对肿瘤病人也是从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是仅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瘤能力相互制约,互为消长。局部的肿瘤灶可以对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对多数病人来说,局部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肿瘤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瘤能力。肿瘤灶的消除或控制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而全身状况的好转及抗瘤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所以中医的整体观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正邪学说。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包括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均可概括为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一切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都可称为“邪”,包括外界来的,内部产生的,或外邪或内邪。导致肿瘤的邪除了不良的精神刺激外,主要有气滞、血淤、热毒、湿聚、痰凝等。而“正”是指人体的正气,包括先天凛赋及出生后培养和建立的抗病能力。正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肿瘤之所以生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积之成也”。正气包括气、血、阴、阳等诸方面。正气不足则为虚弱,无论是整体虚弱或某一脏腑虚弱,都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预防的角度讲,人应时刻注意保护、扶养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治疗的角度讲,某种正气不足,则应补益、扶助某气,同时消除致病因素,即“扶正祛邪”。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正邪两方的斗争决定着肿瘤的转归预后。若正气逐渐恢复,邪气逐渐消弱,则病情好转,预后良好。反之,则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3)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最高原则。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综合其所有的症状、体征,经中医理论的归纳、分析后确定为某“证”,而这个证则是对这一患者在该阶段的某种疾病从病因、病机、病位及表现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同时它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依据。只有明确了证,才能按证制定治疗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治疗原则,才能保证准确用药,以达疗效。中医的辨证方法包括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辩证、六经辨证、四分辨证、三焦辨证等。在肿瘤的治疗中常将八纲、脏腑、气血三大辩证配合应用。对于肿瘤的治疗,在扶正祛邪的总原则下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清热解毒、理气行气、活血化淤、去湿化痰、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祛腐生新等大的治疗原则,在以上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制定.具体的治法,相应用药,以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的目的。

(4)调节功能、改善症状效果好,副作用少而小。西医治疗肿瘤虽然针对性较强,但毒副作用也不小。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都会对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和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在治疗的同时影响了机体的抗病能力,使正气虚损,这正是中医治疗所忌讳的。有些中药尽管也有副作用,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组方用药,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所以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在获得一定疗效的同时不至于产生毒副作用而损伤正气。

(5)中药药源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低廉。手术、放疗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要求较高,化疗也多需住院观察治疗,所以在总费用上相对较高。相比之下中药用起来较为方便且价格较低廉,绝大多数病人都能接受。

――摘自肿瘤防治与康复

相关链接 中医药治疗肿瘤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气功治疗肿瘤针灸能治疗肿瘤吗?如何进行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