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如何治疗中风
发布时间: 2022-11-19

  【概述】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的急性阻塞性或出血性病变所造成的后果,以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不仅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常因残留不易康复的肢体偏废等后遗症状,造成病人心理压力和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

  以往人们一直认为针灸仅只适用于的治疗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其实,针灸还是有效的预防中风的武器。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指出&ldquo 惟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rdquo (《备急千金要方》)。之后,在宋元及明清的不少医籍中多有记载,特别是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记述更为精详。

  现代应用针灸预防中风,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报道。通过对古人经验的验证,发现于足三里与绝骨穴上行疤痕灸,确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从而起到对中风的预防。特别是经过长达17年的对照观察,证实以艾灸预防的病人的中风复发率,远远低于未用此法者。最近有单位将10年内用针灸治疗与相同时间内西医脑系科运用药物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存活率、死亡率尤其是复发率进行观察。并对复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的复发率为(P< 0.05)。表明针灸疗法也能有效预防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复发。

  针灸预防中风的方法包括 艾灸(着肤灸或艾条灸)、穴位注射及体针等。

  方法

  - 艾灸(之一) -

  取 穴

  足三里、绝骨。

  操 作

  取纯净艾绒,以陈品为佳,捻艾炷如麦粒大,选用上穴(双侧)行着肤灸。艾炷点燃,出现烧灼性疼痛,约持续20s,可用手轻拍穴区或以拇指按压附近穴位,以减轻疼痛。共灸3~7壮,至穴上有小水泡为度。然后用胶布或淡膏药贴于穴区之上。隔日复诊,如未出现灸疮,原穴再灸,直到灸疮发出。等灸疮愈合后再灸,一般一月余灸防一次。

  效 果

  现代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实,本法确有预防中风作用 通过17年追踪观察,54例有中风先兆的高血压病人,只有5例暴发中风,而作为对照的12例类似病人(未作此项预防)就有4例得了中风病。同时,还进一步发现,此法可扩张全身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及过高的血压。

  注意事项

  (1)艾灸法之一的着肤灸,是对传统的灸防中风法的挖掘运用,本法最早记载于《针灸资生经》,历代医著均作载录。现代戏研究表明,本法适宜于有中风倾向的高血压患者

  (2)本法为着肤灸,施灸时有一定痛苦,灸后可留有瘢痕,应预先向患难与共者说明。

  - 艾灸(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 分2组 (1)关元 (2)足三里、绝骨、涌泉。

  操 作

  第一组,用于平时预防中风。艾条作雀啄式薰灸,每次约15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年从立冬日起,每日一次,灸满100天为一疗程。要求每年灸满一疗程。第二组,用于有中风先兆者,双侧均用,每穴亦灸15min,至穴区皮肤潮红。每隔7天灸一次,直至症状消失。

  效 果

  经临床跟踪观察对预防中风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1)艾条灸,较之上法无灼痛发灸疮之苦,易为患者所接受,且此法可由被预防者自行操作,适宜于平时作预防中风用。

  (2)但本法较费时,要长期坚持,而且目前是所观察的多为近期效果,其远期的确切疗效究属如何亦尚待进一步证实。

  - 艾灸(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 分2组 (1)关元 (2)足三里、绝骨、涌泉。

  操 作

  第一组,用于平时预防中风。艾条作雀啄式薰灸,每次约15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年从立冬日起,每日一次,灸满100天为一疗程。要求每年灸满一疗程。第二组,用于有中风先兆者,双侧均用,每穴亦灸15min,至穴区皮肤潮红。每隔7天灸一次,直至症状消失。

  效 果

  经临床跟踪观察对预防中风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1)艾条灸,较之上法无灼痛发灸疮之苦,易为患者所接受,且此法可由被预防者自行操作,适宜于平时作预防中风用。

  (2)但本法较费时,要长期坚持,而且目前是所观察的多为近期效果,其远期的确切疗效究属如何亦尚待进一步证实。

  - 穴位注射 -

  取 穴

  常用穴 风府、哑门、风池。

  操 作

  药液 10%红花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ml 丹参注射液4ml。

  常用穴每次均取,风池用双侧。任选一种药液。每穴按穴位注射法,每次注入药液1ml。用于一般性中风预防,7~10天注射一次。

  效 果

  通过11O例患者的观察,初步表明对出现中风先兆者,多于穴位注射1~3次后症候即可明显改善。还证实此法具有一定的减轻和阻止脑动脉硬化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本法穴位注射用药量较大,所注射的穴位均是易发生意外的穴位,特别是风府、哑门穴,不可刺之太深,更不宜猛插乱捣,药物也不可推注太快。

  (2)本法主要用于有中风先兆者。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 百会、四神聪、颞三针(率谷、曲鬓、浮白)、风池、合谷、委中。

  备用穴 风府、曲池、内关、列缺、气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华佗夹脊、太冲。

  操 作

  常用穴为主,备用穴酌加。百会、四神聪、颞三针针刺时,针尖与头皮呈30度角刺入,进针后四神聪向百会方向刺入 血压低百会顺经刺,血压高百会逆经刺,血压正常百会前后交替刺,用爆发力搓针法,以局部产生麻胀热感为度,留针30分钟 刺风池穴选2寸毫针向同侧眼球方向刺入1.5寸,用搓针法,血压低时拇指向前使针感达头顶,血压高时拇指向后使针感下达肩背部,血压正常时平补平泻 刺风府选2寸毫针,针尖向下颌方向刺入1.5寸,小幅度提插捻转使局部产生麻胀感 刺华佗夹脊选2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1.5寸,行小幅度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四周及前部扩散,行速刺法不留针 委中行神经干刺激法使下肢抽动3次 其它穴位常规操作,补泻兼施。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一般治疗 2-3疗程。

  效 果

  应用本法治疗后,结果发现针灸治疗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1 ~10年的第1次复发率为8.81% 出血性中风后遗症1~10年的第1次复发率为20.61%,针灸治疗组观察的所有病例资料的复发率为11.28%。药物治疗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1~10年的第1次复发率为26.98% 出血性中风后遗症1~10年的第1次复发率为39.16%,药物治疗组观察的所有病例资料的复发率为29.45%。针灸预防预防中风后遗症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的效果(P< 0.05)。

  注意事项

  (1)本法既有治疗中风的作用又有预防中风后遗症复发的效果。中风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目前世界医学关注的重点。初发中风患者只要有1次发病,其潜在的复发因素将使1/3~1/2的患者面临着再次复发的危险。中风患者每复发1次,其病情就会较前加重,疗效和预后亦较差,死亡率和致残率会明显增高。可以基本肯定针灸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抗复发作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2)中风后遗症患者复发有多方面因,如血压正常的患者(包括服药正常)复发率较血压低的发病率高 情绪变化、天气变化,以及能否进行科学的功能和心理康复训练都是复发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到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需要针灸,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再配合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