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肺最好笑口常开
发布时间: 2022-11-19

  据齐鲁晚报报道 秋季是个疾病高发的季节,倘若保养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各种新旧疾患。为此,本刊自本期起陆续刊登一系列有关秋季养生防病的稿件,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中医这样说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ldquo 华盖&rdquo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ldquo 娇藏&rdquo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

  秋天为何易伤肺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秋燥易伤肺。中医认为,燥是秋季的主气,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我国自古有燥令伤肺之说。秋燥又可分为&ldquo 温燥&rdquo 和&ldquo 凉燥&rdquo ,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 后者则见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其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 唇裂、鼻塞、 咽痛、 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ldquo 干燥症&rdquo 。

  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治干燥症,关键在于养肺。入秋后,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或是病人遭病毒、细菌感染时,其鼻咽部刚开始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 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ldquo 燥咳&rdquo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还可出现便秘症状。

  所以,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关的其他功能才能跟着好起来。因此,一旦出现&ldquo 燥咳&rdquo 或其他可疑的&ldquo 干燥症&rdquo ,不要不当回事,而应及时调治以润燥,解除对肺乃至全身的&ldquo 威胁&rdquo 。

  秋季养肺 首当养神

  中医认为,肺是秋季人体最脆弱的脏器,而秋季如果燥邪入侵,容易伤肺,同时,人的胃部也是&ldquo 喜湿恶燥&rdquo 的,所以&ldquo 秋燥&rdquo 最容易让肺胃这两个人体器官&ldquo 受伤&rdquo 。而秋季养肺首要则在于&ldquo 神补&rdquo ,主要是敛神,&ldquo 以使志收&rdquo 。秋季的特点在于阳气慢慢收敛,阴气逐渐旺盛,气温由高走低,萧瑟之风来临,而与自然世界一样,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拢,所以秋季要防阳气外泄且应保持神气内敛。

  秋季饮食应注重滋阴润燥

  专家表示,&ldquo 秋季养阴&rdquo 适合于血虚、阴虚者,这类人容易在夏季发生以虚热证为主的各种症状,如手足心热、面部热感、心烦、口干咽燥、大便干燥等。这类人适合在秋季进行适当的补阴调养,即夏病秋治。

  秋季气温渐凉,气候干燥,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燥容易伤及人的肺脏,耗伤人的肺阴,使人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根据&ldquo 燥者润之,滋阴润肺&rdquo 的补养原则,要选用滋阴润燥、补养肺气的食物和药物进行补益,包括银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木耳、香蕉、乌骨鸡、豆浆、饴糖、鸭蛋、蜂蜜、百合、天冬、麦冬、沙参等。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以使肺脏安度金秋。

  此外,秋季饮食还要&ldquo 少辛增酸&rdquo 。

  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这些食品属于辛散之品,与秋季收敛之性向背 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符合秋季收敛的特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