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食疗可防疾病缠身
发布时间: 2022-11-19

  盛夏余热未消,秋季已悄然而来。季节交替中,早晚已渐凉爽,但午后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疲倦、乏力,情绪倦怠,加之夏季养成吃生、冷食物的饮食,陡然增加了消化系统及肾脏的负担。

  肝炎秋季多高发

  立秋后天气变化不定,各种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等多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高峰也在秋季。而慢性肝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有两个高峰,多发生在每年的3-4月份和10-12月份,而秋季的这个高峰比春季的高峰持续时间更长,复发的病人数量也更多。中医曰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立秋时节,苦夏带来的食欲不振、过食冷饮过后,人们的胃口渐开,开始放纵一切进食补品,令每个人五脏六腑的压力同时激增。因此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很容易并发感染或重叠感染上这些疾病,而使原有的肝病加重。

  临床表现 倦怠感、食欲不振、易怒、发烧、关节酸痛,还伴随着尿液呈茶色、右上腹部疼痛、皮肤出现蜘蛛痣等。肝具有合成、贮存、分泌、解毒、防御和造血等多项功能,是人体的生化中心,所以肝受损在身体上的第一反应就是疲惫。但疲惫在一般人的习惯当中,又常被认为是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工作太累引起的毛病,尤其是上班族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

  宜食食物 宜清淡饮食,炒菜应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油腻食品 宜食含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 肉、蛋、奶、鱼、豆制品等 宜补充与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适当补充含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海鲜、海藻、香菇、芝麻、核桃、大枣、贝壳类食物。

  职场一族易患脾虚

  在漫长的酷热夏季,职场一族整日在办公室吹空调,而且各种蔬菜、水果、饮料等凡是入口的食物统统扔进冰箱内冰鲜一番,追求从内到外的清凉。外出就餐又时常是冰镇扎啤就着翻滚的火锅,一冷一热的强烈刺激下,脾脏功能早已虚弱不堪。再加上立秋后,免不了出现的气温高、湿度大的天气,引发脾虚的情况。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如湿邪困脾,就会减弱脾的运化功能。

  据了解,中医脾虚包括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此外,脾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并且与女性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引起脾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吃,二是思,三是休息不当。现代职场一族由于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心智焦虑,极易引起脾胃失调。

  临床表现 精神疲倦、少气懒言、疲乏无力,食后困倦、食欲不振。

  宜食食物 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肺燥症状多变

  据专家介绍,肺主一身,司呼吸、朝百脉,对呼吸与血液循环,具有重要的主宰作用。最近,西安市隔三差五的一直下雨,让秋季的干燥晚到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很多人还出现了口渴咽干、声哑干咳、嘴唇开裂、小便短少、大便燥结、皮肤干燥,这些都是&ldquo 肺燥&rdquo 的典型症状。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位居诸脏之上,易被邪侵。在温差较大的秋天,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以防风寒犯肺,导致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临床表现 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咽痒不适、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

  宜食食物 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燕窝、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补品。此外,梨、葡萄、大枣、石榴、柑橘、甘蔗、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对治疗肺燥都有很好的效果。

  秋天胃病容易犯

  随着夏秋季节交替,早晚天气凉爽了不少,许久不见的&ldquo 老胃病&rdquo 又来赴约了。秋天是易发作胃病的时节,天气凉爽后不可趁胃口大开饮食无忌,这个时节进补一定要有节制,不能上桌就大鱼大肉,可以适当在饮食中逐渐增加肉类的比重,但首先要让肠胃适应。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西安市各大医院接诊的胃病患者日趋增多。据医院的专家介绍 在&ldquo 老胃病&rdquo 病人中,有相当多的人属于胃溃疡。胃溃疡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长,反复发作中上腹疼痛且常呈周期性,持续数日、数周或数月,可有一段时间缓解后再复发。同时一年四季均可复发,但多在季节交替之时。

  临床表现 胃病种类很多,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胃病的临床症状很多,形式多样,虽然同为胃病,但是每个人的症状都不相同。胃病的症状如 疼痛、胀气、食胀、舌淡无味、口苦、面色萎黄无光、恶心呕吐、打嗝嗳气、胸闷、烧心、乏力、四肢无力。

  宜食食物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主要做到胃部保暖、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四季养生相关文章阅读

  秋天养肺最好笑口常开

  夏季防&ldquo 中湿&rdquo 大于防中暑

  初秋常喝百合粥可防温燥

  立秋饮食调养宜增咸减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