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郑重如何摆脱三个苦恼
发布时间: 2022-11-19

  立秋了。一提起秋天,人们立刻会想到 &ldquo 秋高气爽&rdquo 、&ldquo 瓜果飘香&rdquo 等字眼,好像立刻就能逃离燥热的夏天、尽情拥抱凉爽的天气。

  不过,立秋后,外部环境中已逐渐有寒气产生,尤其是一早一晚,阵阵凉风已经没有了盛夏时的温热,人们也开始感觉到秋天带给人身体的一些变化,比如体重悄悄蹿升、消化道不适等等。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我们就能健康享受秋的清爽。

  【苦恼一】不知不觉间胖了

  一到秋天,很多人都会发现体重在不知不觉间上升。&ldquo 食欲好是体重上升的最根本原因。&rdquo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付三仙说,夏天天气热食欲不振,能量消耗又大,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而一到秋天,气候宜人,人们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

  对策 付三仙提醒,人们在秋季应注意控制热量的摄入,多吃一些低热量的食品,如萝卜、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ldquo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游玩的大好时节。&rdquo 付三仙说,此时出玩既能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苦恼二】滋补补得睡不着

  &ldquo 每年立秋后,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盲目进补而导致失眠、流鼻血、消化道出血,甚至肝功能损害者,证明进补不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rdquo 河南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牛学恩介绍,秋季非常有必要进补,因为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ldquo 但立秋后气温仍然偏高,且湿度较大。&rdquo 牛学恩说,在这种湿热并重的气候状况下,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夏季本就&ldquo 虚弱&rdquo 的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会出现。

  对策 牛学恩说,中医认为,立秋后养生应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尤其重视对上呼吸道的保护,若要进补,应在专门的中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像人参、鹿茸等滋补品并不适合立秋后立即服用,秋天会有&ldquo 秋燥&rdquo ,从食补角度讲,秋天应该吃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红枣、莲藕等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祛除余暑及湿气等作用的食物。&ldquo 如果要进补的话,可以选黄芪、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药材。&rdquo 牛学恩说。

  【苦恼三】大吃瓜果坏肚子

  立秋后天气日渐凉爽,人的胃口大开。可是却经常有人在此时因贪吃了过多的瓜果而造成腹泻。&ldquo 夏季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能力有所下降。&rdquo 牛学恩说,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对策 牛学恩说,立秋后应控制饮食,找出饮食中搭配不当之处是避免肠胃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此外,更需要注意食品卫生,尤其在体弱、感冒、发烧和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坚决不吃半生不熟和变质食品,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几遍,或削皮后再吃。&ldquo 天凉后适当少吃瓜果。&rdquo 牛学恩说。

  四季养生相关文章阅读

  秋天养肺最好笑口常开

  夏季防&ldquo 中湿&rdquo 大于防中暑

  初秋常喝百合粥可防温燥

  立秋饮食调养宜增咸减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