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参加艺考想进入演艺圈发展,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痴人说梦”,对此你怎么看?如何看待雷楚年,汶川地震中救出6人,从“”抗震小英雄”到“诈骗犯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参加艺考想进入演艺圈发展,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痴人说梦”,对此你怎么看

1


4




提起林浩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他还只是个九岁的小男孩。在发生八级地震地上所有建筑瞬间倒塌,境况惨不忍睹,危险无处不在。就是这个九岁小男子,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他稚嫩的肩膀从教室背出了一个个他的同学。由于他的大无私、大无畏精神被媒体报道,林浩的名字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了一位抗震小英雄。他还和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一起,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举旗手。

如果说汶川地震改变了林浩的命运也不为过。因为他的事迹被宣传后得到了社会多方的帮助,这更有利于他后来的成长。不可否认,也对他的人生注入了满满的自信,满满的希望。

汶川地震距离今天已经十年。十年的光阴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事情,林浩已经从九岁男孩长成了十九岁的青年。谁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梦想”时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梦想。听说林浩梦想考清华大学、当建筑工程师等。据说林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过自己背出了全班同学。最近又说要考艺校,进军一一演艺圈。于是遭到了一些人的诽议,说他诸如思想浮躁,言过其实,痴人说梦。面对部分人对一个“小青年”、”小英雄”的诽议,我不能苟同。我先对林浩对媒体称他“背出来全班同学”做一“辩护”,我们说林浩是抗震小英雄,是对他那少小年纪所表现出来的抢救他人生命勇气的赞美,是对他无私无畏精神的仰慕。至于救了一个、十个乃至全班人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大人们对一个孩童要求太严刻了,倒显得小气,,品位低下。再说林浩的梦想,有梦想是青春年少的特征之一。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叫作理想。梦想也好、理想也罢,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年龄、及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是件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请问诸君各位回想一下自己,从有梦想那天开始,至今都不曾变化过呢?再说林浩想要考艺校,进入演艺圈为什么就是“痴人说梦”呢?是他不够资格,还是说他能力不够?目前为止,我们很多行业、组织、机构都有进入的门槛,且都会进行考察、考试。没有人会保证一定会考上。即使落榜又如何,不失大雅。倒是那些对小英雄林浩考艺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诽议的人,表现了自己狭隘的心胸,愚昧的心智。活脱脱一个痴汉不知梦为何物。奉劝那些好为人师,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别人的先生们,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对于包括林浩在内的年轻人的职业、人生等的选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少些指手划脚,少些轻慢,那才是正道。免得以后自己被年轻人打脸。摔个四体朝天。,

如何看待雷楚年,汶川地震中救出6人,从“”抗震小英雄”到“诈骗犯”

一个人的变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无论是谁,都不完全,在恐吓与利益面前,很多人容易丧失自我,走向作恶犯罪的道路。

雷楚年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因着一次地震,勇救6人,成为抗震英雄,一举成名。不仅成了名,也因此获得更多社会的关爱。

但雷楚年又是不幸的。在众多荣誉与社会关爱中,虚荣心开始滋长,并且渐渐利用自己的名誉,走向唯利是图的道路。

当然,作为社会上的每个人,也应该反思。关爱一个人没有错,但过于关爱,或许就成了一种溺爱。雷楚年走到今天,从很大程度上,那些给予关爱的人,往往就是幕后推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道德渐渐滑坡,各种不公不义的事情层出不穷。为了匡扶正义,为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会不断发掘道德或英雄模范。一旦发现,就赋予他各种荣誉称号,给予他生活更多方便。并且,社会每个人也会希望他成为永远的道德榜样,以至于使其成为社会公众人物。他的生活,一言一行,在公众面前成为透明的。

但是,社会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不可能一直地走在众人为之准备的钢丝上。他也有累的时候,需要喘息。也有内心软弱的时候,需要心灵的鼓励与慰藉。但是,作为社会上的每个人,却总觉得他是一直刚强勇敢的人。并且将自己对美德的一切希望寄托于他。在他疲累,或内心软弱时,人们并看不到,还是继续或这样,或那样的寄希望于他,赞誉他。

骄傲在败坏以先。在众人无止境的赞誉与关爱中,一个人往往会骄傲起来。如果此时内心软弱,又在威逼利诱面前,难免会步入罪恶之渊。

当然,也有人可以一生秉持公义、善良。但对于曾经未成年人,心性未定的人来说,这种秉持往往是飘摇不定的。所以,过分的关爱,太多的成功,太多的赞誉,几乎没有失败经历……,未让他经历一个人正常成长的过程,那是一种溺爱,在溺爱中走向骄纵,往往也是可能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