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Pico沉没:破碎的VR野望和字节跳动的排异反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从一场全行业羡慕的高规格发布会、一个呼之欲出的中国VR“iPhone时刻”和一场眼看要成为美谈的90亿人民币大收购,到数百人的大裁员、腰斩的销售目标和逐渐陷入内耗的乱局,需要多久?

Pico和字节跳动的答案是,六个月。

“今天我们将通过Pico4正式开启国内VR的大众化之旅,将全新的产品和内容带给大家,它将是很多用户的第一台VR设备。”

半年前,当Pico创始人兼CEO周宏伟在Pico“老家”青岛的聚光灯下说出这个宣言时,这个在当时被字节跳动重点扶持的业务,看起来俨然要成为全村的希望。

这场高调的发布会甚至被一些人形容“媲美”硅谷巨头的产品发布,它不仅是过去几年字节少有的高调活动,更是VR行业太久没感受过的热闹,以至于有VR从业者形容,“VR突然就火了,我有种梦回2016年国内首次掀起VR热潮时的错觉。”

但渐渐的,Pico没有了声音,然后是六个月后,当它再次出现在热搜和头条时,标题都已换成:

“Pico正进行裁员优化”、“投入200亿后,字节元宇宙计划骤然失速”、“多方渠道称字节跳动将于2023年调低Pico近一半的销售量目标”、“Pico新品或延迟至4月份发布,行业对其预期持续走低”…….

错觉终究变成了错觉。而对于局中人来说,这场迅速的沉没,只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排异反应”的极致浓缩,它让这个一度美好的故事,注定要在某个时刻走向涣散。

“字节早期对Pico的投入,绝不逊于Meta对Oculus的付出”

2022年9月的那场势要打破XR领域与大众数码消费壁垒的发布会,正值Pico被字节跳动收购一周年的节点,从多种意义上,都算是Pico对内对外交出的一份年度答卷。

时隔一年,Pico创始人周宏伟打破了外界对他“隐退”的猜疑,带着Pico4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作为国内第一批XR从业者,周宏伟曾在Pico前任母公司歌尔工作十余年,最亮眼的业绩就是2015年创办的Pico在不到六年时间里,超过了包括大朋VR、爱奇艺VR,以及HTC VIVE在内的一众竞争对手,成为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VR硬件厂商,份额占比多于50%。

Pico创始人兼CEO 周宏伟

展开全文

回顾这家企业被字节跳动收购之前,有行业人士告诉品玩,Pico在歌尔旗下发展时期,主要的业务是面向B端的VR商用,借助歌尔在VR供应链代工端的绝对优势,Pico在硬件和技术开发上积累颇深,并同期承载了歌尔集团从B端业务向C端业务探索的重任。

然而作为Meta旗下XR产品Quest2的独家代工厂,歌尔集团很难在维持主营代工业务的同时,不受委托方质疑地发展自研VR业务线,况且Pico一路飙升的增长速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头部XR公司的注意。

“把Pico卖出去是歌尔集团唯一的选择。”一位前Pico员工向品玩透露,虽然周宏伟是Pico名义上的创始人,但在歌尔集团内部Pico的真正第一话事人是二老板姜龙,“Pico早年间好几次因为资金问题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是姜龙亲自出面打通了包括青岛政府层面的关系,带领Pico渡过难关”。

“在Pico团队老员工的心里,周宏伟更像是个宰相或是尚书般的存在。”上述人士如此描述。

虽然Pico之于歌尔集团来说是个不得不割舍的烫手山芋,但当Meta于2020年上市的VR一体机Oculus Quest2冲破全球最高销量、并成功引起外界对元宇宙的无边想象后,这家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VR硬件企业,就成为了想要占据下一代互联网入口的大厂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有知情人士向品玩称,腾讯彼时也在与字节跳动同期竞争收购Pico,相比于字节跳动激进的投资策略,腾讯并不愿意为市场估值约20亿元的Pico付出过高的溢价,两相拉扯与哄抬之下,字节最终以90亿元将Pico收入囊中。

这桩外界眼中的天价收购案虽然算不上字节投资过的最大手笔,却依旧创下了中国VR行业的历史先河,除去它本身的并购规模,字节跳动作为唯一能在海外与Meta势均力敌的全球化独角兽企业,它的入场让国内XR行业看到了规模化增长与破圈的可能性。

相比于传统互联网大厂收购新业务后的常规操作而言,字节跳动早期对Pico的规划与筹谋也确实没有辜负它的收购价格。

事实上,就在收购Pico之后的两个月,字节跳动内部发生了其创办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企业从原来“大中台小前台”的APP工厂创业模式,转变成了BU化的六大平行业务部门,在此次变革中成型的“大抖音”部门无疑成为了字节跳动整个企业的核心所在。

然而已完成收购流程的Pico却并没有出现在字节跳动六大业务板块之中。

品玩获悉,Pico进入字节跳动之后整个团队被安置在了字节跳动副总裁、火山引擎业务负责人杨震原下面,周宏伟作为Pico总裁(CEO)直接向杨震原汇报。从这个角度来看,字节收购Pico初期并没有将其作为盘活自身内容生态的工具,相反地,字节更期待Pico可以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战略入口。

多位内部人士向品玩证实,Pico正式并入之后其实得到了字节跳动海量资源的支持,杨震原作为字节技术中台的负责人就向Pico倾斜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确实有不少技术中台的大牛过来,帮着Pico从算法追踪的精确度、内存管理效率,以及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的功耗等方面做提升”。

这种资源倾斜也体现在不惜成本的真金白银投入上。

一位前字节跳动Pico员工表示,高通与Pico基于XR生态的芯片合作就是字节跳动出面沟通谈判的,而字节旗下的朝夕光年也为Pico拿下了热舞类大IP“Just Dance”,“之前内部有听说朝夕光年给Pico谈的大IP基本都在几千万美金的价格,而这还只是IP授权,整体价格要更高”。

此外,字节跳动为Pico提供的全平台流量扶持也非常可观。Pico加入字节后的一个月便入驻了抖音平台,抖音擅长的直播带货、明星推广、以及行业KOL内容合作等,都为Pico带来了持续且充分的外部曝光,在2022年的春节期间,Pico在字节跳动全渠道总曝光量高达11.3亿人次。

“可以说,字节早期对Pico的投入,绝不逊于Meta早期收购Oculus之后对它的付出。”一位前硅谷Meta员工对品玩如此评价。

也正是这些早期的“大力”投入,换来了2022年9月Pico4发布会的那场惊艳众人的“奇迹”。

“我们没人知道字节跳动究竟要用Pico来做什么”

相比于2022年中国VR行业的整体出货量55.8万台而言,Pico4此时的销量表现还算突出。但这个令行业内外振奋的销量背后,却是字节跳动在市场营销上的巨额投入、对销售商的大力补贴,以及用户侧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闲置率。

根据XR行业垂直研究机构维深信息对Pico4的成本拆解,“8+128G”款产品的硬件成本在331.55美元,约合人民币2373元,基本上与Pico4的定价2499相差无几,而这个成本费用还未算上研发、良品率、仓储运输,以及定制屏幕在内的价格。

图源:Wellsenn XR

此外,前Pico内部人士告诉品玩,除了极低、甚至一定程度上亏损的毛利之外,Pico4的营销成本每台也达到了四位数左右,“确实是卖一台亏一台,并且亏的还挺多”。

“说白了字节跳动贸然用做互联网App的流量打法做XR产品,前期销量确实上去了,但营销热度过去后就是一地鸡毛。”一位在XR领域从业多年的圈内人士表示。

品玩获悉,字节跳动2022年为Pico制定的出货量目标为100万台,而实际上Pico去年的总销量达到了70万台左右,主要原因是新发布的Pico4未能如内部预期般接棒Pico3 Neo,再创国内XR新品销量高峰。

外在显露出的销量不及预期,就内部而言本质无外乎两点:字节跳动对国内XR市场现状的误判,以及收购Pico之后战略思路的不清晰。

追溯至故事的起始,一位跟随Pico从歌尔集团到字节跳动的核心员工告诉品玩,字节跳动从来没有向被收购的Pico团队和陆续加入其中的人表明——“字节跳动收购Pico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相比之下,Meta在2014年收购Oculus时,扎克伯克曾亲自跑到年仅22岁的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奇的办公室,明确地向Oculus在场的所有同事表示,他收购这家公司是因为“这就是人类最后一块智能屏幕”。

事实上,就外界对字节跳动试图将Pico打造成元宇宙的入口这个判断,在其内部并不被认可,包括杨震原在公开回应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至今为止我们也没有搞明白元宇宙是什么”。

就此,一位Pico员工告诉品玩,元宇宙在Pico内部是一个禁词,“行业把这个概念炒作的太夸张了,内部会觉得提了之后像骗子,(杨震原)那时对这个词很敏感,但他也依旧回避我们都想知道的那个问题,字节跳动花这么多钱买下Pico要做什么”。

很多Pico员工并不清楚母公司对所在业务的打算,于是他们看见的是——Pico向着任意可能跑通的方向同时发力前进。

在Pico正式被字节收购之前,除了B端的企业商用VR之外,游戏已经成为内部默认的向C端业务探索的主要内容方向。据一位Pico游戏团队成员回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