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汇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世说新语》二则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舍去

舍:舍弃

(5)去后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

“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 今义:儿子女儿

展开全文

(2)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与“来”相对

(4)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5)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领

(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二、《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

(5)三十而立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6)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7)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8)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9)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10)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喜爱,爱好

(12)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

(13)于我如浮云

于:介词,对,对于

(14)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15)三军可夺帅也

夺:改变

(16)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17)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

(18)仁在其中矣

仁:仁德

2.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2)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饭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三、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4)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与日去

日:日子,岁月

(7)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8)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静以修身

古义:修养身心 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2)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3)意与日去

古义:日子,岁月今义:太阳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四、狼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从   

从:跟从

(2)并驱如故   

故:原来

(3)屠大窘

窘:处境困迫,为难

(4)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5)积薪其中

薪:柴草

(6)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盖

(7)目似瞑

瞑:闭上眼睛

(8)意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9)盖以诱敌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其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代“两狼”)

一狼洞其中(代词,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后也(代词,指代“屠户”)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词,代指“一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语气助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3)敌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4)止

一狼得骨止(停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