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怎么死的(孙策之死是不是孙权的阴谋孙权为什么没有善待孙策的妻儿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孙策之死是不是孙权的阴谋孙权为什么没有善待孙策的妻儿

孙策之死可能确实有阴谋,但是主使者肯定不是孙权,因为孙权当时无法预见到会从此事受益,没有作案动机。

孙策之死在当时确实有很多蹊跷,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孙策计划偷袭许都,秘密准备军马,但是在出发前却突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儿子和门客刺杀,功败垂成。许贡之子和门客刺杀孙策的理由是为许贡报仇,关于此事《三国志》记载是孙策单骑出行被刺杀,《江表传》则说是孙策打猎时突然遇到刺客被刺杀。

虽然各种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是孙策在落单情况下突然遭遇刺客,刺客显然对孙策的行踪了如指掌。再说孙策怎么说也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为什么会突然落单,《江表传》里提到刺客随即被孙策随从杀死,为什么一个活口都没留,这也存在很大的疑问,因此关于此事出现了很多阴谋论,很多人怀疑这事有幕后黑手。

不过孙权在此事中基本可以排除嫌疑,因为在事先他不可能预见到此事会对他带来好处,没有任何动机。孙策传位给孙权,应该说是一个临时的、出乎意料的决定。孙策临死前因为儿子年幼,因此决定传位给弟弟,但是当时普遍认为他会传位给三弟孙翊,而不是孙权。

孙翊又名孙俨,性格和孙策很像,张昭等人都觉得他才是孙策合适的继承人,“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然而孙策最后却决定让孙权继位,这大约是考虑自己死后江东会混乱,性格温和的孙权更适合调和各方矛盾,而不是性格刚烈的孙翊。所以在刺杀前,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孙权有机会继位,孙权不会因为此事受益,又何必冒险去刺杀自己哥哥呢,因此他的嫌疑基本可以洗清。

至于说孙权没有善待孙策的妻儿,这个见仁见智吧。相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师为晋景帝,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确实显得有些刻薄。不过从政治上考虑司马师并没有儿子,司马炎自然可以随便追封。而孙权一旦追封孙策为皇帝,那么孙绍理论上就有继承帝位的权力,如果出现野心,难免会卷入政治纷争,最终反而可能会给孙绍带来危害。

所以说,孙权只封孙策儿子孙绍后改封上虞侯有些刻薄,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为了保护孙绍,至于最后孙绍的儿子孙奉最后还是因为卷入政治事件被孙皓杀死,这个也不是孙权能想到的,因此孙权也不能说没有善待孙策的妻儿。

为什么三国影视剧里都没拍孙权之死的片段呢

为什么不拍孙权之死,主要是因为孙权之死没有曹操、刘备去世的影响力大。孙权在曹刘孙(曹操、刘备、孙权)三家里面,尽管执政时间最长,也寿命最长,但他执政后期一团糟,昏招迭出,朝政混乱东吴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孙权在称帝(公元229年)前,确实英明神武,纵横捭阖之中,挫败了曹操、刘备、曹丕的多次进攻,打下了江东的威名。但他保守疆土的能力强,进攻性不足。称帝之后,他逐步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封太子后,内部又偏爱其他儿子,造成“南鲁之争”。又逼死大功臣陆逊,不顾大臣反对,册封辽东公孙渊为燕王,闹了一个大笑话。最后,孙权不不顾历史教训,临终前废长立幼,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后来造成权臣迭出,东吴政局动荡不安。

总之,孙权埋下了东吴政权日后动荡不安的地雷。孙权之死影响力也没那么大。他临死前应该也担心小儿子孙亮能否担当大任,应该也是模仿曹操、刘备、曹丕托孤一样,安排诸葛恪和宗室孙峻辅佐幼主。

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孙权赐死的吗

东吴名将吕蒙系病卒,而非孙权赐死。

吕蒙原为武夫,被“孙权劝学”后折节苦学,经鲁肃之口留下“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成语。他孝顺母亲,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他“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被孙权“入为腹心,出为股肱。”他指挥的“白衣渡江”,被孙权盛赞“图取关羽,胜于子敬(鲁肃)”。

收回荆州后,他坚拒孙权丰厚赏赐。因“疾发”,被孙权从公安接回医治,“迎置内殿”派名医诊治。

孙权关怀备至,千方百计医治,悬赏千金寻找能治愈吕蒙的名医。他在隔壁挖个小孔观看医生治病,见吕蒙扎银针,自己就心疼。见吕蒙稍能吃点饭就高兴地“顾左右而言笑”,见吕蒙病痛就心疼得“夜不能寐”。在病危时,“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吕蒙“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

因孙权堂弟孙皎、名将蒋钦、吕蒙均殁于公元220年,而219年曾瘟疫暴发,故吕蒙可能死于瘟疫。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孙策是孙权哥哥。关于孙策的妻妾,史料上只能找到一个:大乔。这个问题中孙权的嫂子应该就是大乔。

年方二十、大乔丈夫被刺身亡

199年12月,孙策率领周瑜、带兵两万突然进攻刘勋大本营皖城。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皖城守军大败溃散,孙策虏获30000多人,并且俘虏了袁术以及刘勋的妻妾儿女。最令孙策和周瑜高兴的是:虏获了大乔与小乔。

当时,江南流行一句话:牛郎织女会鹊桥,江南美女大小乔。大乔与小乔是乔国老的一双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多情善感的美貌女孩。

孙策与周瑜获得两位女孩,喜不自禁,顾不得请示母亲,就擅自作主,孙策收纳大乔为妾,周瑜收纳小乔为妾。

因为战争形势的需要,自己雄心壮志还没有实现,孙策派人把大乔与被俘的其他人员一起送到吴郡,自己继续四方征战。

四个月之后,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刺客一箭射中面颊。孙策伤势很重,自己清楚活不了多长时间,就把文官武将以及弟弟孙权等人,召集过来,交代后事。

孙策把印绶交给孙权,并说:“你可以举贤用能,使他们尽心尽力,一定可以保住江东。”当天夜间,孙策去世,享年26岁。孙权称帝之后,对孙策追加谥号为“长沙桓王”。

这样看来,孙策收纳大乔为妾之后,两人在一起生活时间很短,至多只有一个小孩。

孙策去世时,大乔只有20岁。孙权安排大乔住到离乔家门(一个地名)很近的一个村庄生活,那个村庄后来就叫做大乔村。小乔与周瑜有时候去看望她。

统一北方、曹操垂涎姣好二乔

有一首诗歌《赤壁》写到:折乾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叹:假如没有东风相助,在赤壁大战中,周瑜就会被曹操打败;那么,大乔、小乔就是曹操的战利品,就会被关进曹操的铜雀台里了。

事实上,曹操真的渴望得到大乔、小乔。曹操曾经说过,她与乔公关系很好。他知道乔公有两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很想把她们娶回家。但是,没想到被孙策、周瑜抢先一步娶走了。

曹操希望得到二乔的决心没有改变,他构建铜雀台,准备迎娶二乔,让自己晚年享受、欢娱。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豪情万丈,雄心勃勃,发动赤壁之战,希望一举拿下江南,实现自己的心愿。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智激周瑜,实现联吴抗曹。

诸葛亮对周瑜说:我早就听说曹操建造了铜雀台,极其壮丽。曹操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在铜雀台里。曹操十分好色,他知道江东乔国老有两个女儿,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所以,曹操发下两个誓愿,一个誓愿是扫平四海、以成帝业;另一个誓愿是获得江东二乔,安置到铜雀台,以乐晚年,这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

诸葛亮还背诵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并且大声强调其中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诸葛亮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周瑜,曹操现在率兵百万、进攻江南,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二乔这两个女人。

周瑜是小乔丈夫,当然受不了这口气。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破口大骂,不打败曹操誓不为人。

周瑜同意连刘抗曹,并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曹操势猛、孙权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