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未来有什么规划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未来有什么规划

砀山县未来规划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和基层党建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中期目标,到 2022 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先行村,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砀山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定位

  • ——中国果蔬食品加工强县。依托果蔬产品,重点发展果酒、果胶、果药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集聚集群发展态势,加快推进果蔬食品工业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中国果蔬食品加工强县。
  • ——全省休闲观光农业之县。发挥自然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优势,挖掘文化内涵,以休闲、养生、度假、观光为四大核心功能,打造集度假旅游、运动健身、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休闲胜地。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旅游康养产业的发展,将我县打造成全省重要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 ——皖北省际城市群大花园。利用砀山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经济文化的交汇地带,紧抓“双高”时代机遇,依托砀山 70 万亩果园,10 万亩经济林,以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等为载体,加强全域大花园大廊道建设,将我县打造成皖北省际现代城市群大花园。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安徽砀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陇海铁路、 310国道贯穿全境,京九、京沪铁路,105、206国道擦肩而过。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她东距历史名城徐州70公里,西接古都商丘60公里,芒砀山雄峙于前,黄河襟带于后,古为汴京齿唇,徐淮门户,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冲之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砀山因盛产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而被誉为“梨都”,是黄淮平原上一颗璀璨的绿色名珠。

砀山是历史古邑,因有芒、砀二山而得名,却以盛产酥梨而扬世。年产酥梨3亿公斤,现有贮果窖3万多座,年贮鲜果1。

5亿公斤。

砀山现今境内无山,平畴沃野,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地下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盛产水果、蔬菜、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拥有纺织、酿酒、建材、食品、化工、卷烟、机械加工等多项工业门类。改革开放的今天,梨都砀山正处在扶摇腾飞的发展新时期。

砀山历史悠久,位置显著。夏分九州,砀属豫州之域;西周初期属宋,为砀邑。秦设36 郡,砀郡为其一,隋开皇18年改为砀山县。砀山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千百年来哺育过无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汉高祖刘邦斩蛇举义于此;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转战赵、魏,死后葬于芒砀山麓;取代李唐,建立后梁的梁王朱温诞生于砀北午沟里;砀山也是近代画坛宗师齐白石的祖籍。

历史上檄定百夷的傅友德,理万财而不贪的丞相申屠嘉,文武兼资的丁宽,汉时“大戴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德、戴圣,与司马迁共定汉律历的壶遂,易经专家焦赣,名重一时的葛俊清等俊杰贤士代出其间。至于文人墨客、显达名宦慕名游斯者,更是摩肩接踵、数不胜数。

这里有唐朝大诗人李白泛舟觞咏的宴嬉台,有轮奂巍煌的清真寺,有 “三省庄”、“三省井”,有芒砀二山中的汉墓群、斩蛇碑、陈胜墓。更有每年的梨花观赏活动中新开辟的梨花观赏新景点—“乌龙披雪”、“鳌头观海”、“瑶池烟霞”、“武陵胜境”、“贡梨园”、“故黄映雪”、“古渡晓月”等,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宾朋,年年来梨都觅古揽胜,旅游观光。

每年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时节,砀山大地万物复苏,故黄涨绿,数十万亩梨花吐蕊绽蕾,竞相盛开。届时,放眼环顾,全县雪堆云涌,银波琼浪,沃野千顷,一片花海,景象蔚为壮观。白的梨花欺雪,绿的麦苗凝翠,红的桃花胜霞,黄的油菜若金,绚丽的大自然景色独步天下。

登高鸟瞰,满目云海花潮,一派雪的世界。这里有全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名的鳌头观海,有全国致公党副主席杨纪珂先生题名的“梨树王”,有夹岸繁花竞逐的故黄碧水,有万亩桃林如火如霞的武陵仙境,真是片片红霞沉雪海,泱泱彩云映古黄,诗情画意,其乐无涯。到八月中秋,遍地金珠坠地,砀山又是果的世界。

50万亩酥梨硕果累累,20万亩苹果压弯枝头,田间地头又成了果山果海。到处人欢车鸣,芳香铺地。置身其间,徜徉园圃,品尝酥梨似蜜之甘甜,令人乐不思归,留连忘返。

江苏两县砀山和萧县划归安徽发展得怎么样

上世纪1955年之前,徐州辖上四县(丰沛萧砀——徐州以西),和下四县(铜邳睢宿)。1955年4月份,为了能更好的治理洪泽湖,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正式划为安徽省,而安徽省的泗洪县和盱眙县也正式由江苏管辖。

萧县和砀山两县,已经离开江苏徐州63年了,那么这两个县离开家之后过的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根据我了解的资料显示,萧砀二县目前归安徽宿州市管辖,而安徽全省也就是省会合肥发展的好些,比徐州的发展稍强一些,更别说其他地级市了。2017年,宿州经济总量为1550.7亿元,安徽省排名第8位。而萧县经济总量为270亿元,砀山县为191.6亿元。

对比一下曾经的上四县另外两个两个县,江苏省的沛县和丰县,2017年,沛县经济总量为756.32亿元,丰县经济总量为456.94亿元。由此可见曾经的上四县现在的差距是多大。

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徽省目前也就一城独大,除省会合肥发展的最好,第二大城市芜湖的发展相对好些,其他地级市发展基本缓慢,更别说处于边缘地带的萧砀二县,假如萧砀二县还归徐州管辖,根本不会沦落到至今还是贫困县,应该和丰沛二县的发展基本相当。

就因为历史原因,萧砀二县的分离,致使到现在都是徐州的痛,严重制约了徐州的发展,徐州离萧县只有20多公里,是离徐州最近的县城。期待淮海经济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发展,徐州就能名正言顺的对萧砀二县实行一体化发展,让萧砀二县的人民感受到来自徐州的亲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作为参考。

砀山县的地方美食有哪些

古树奇观梨树王!一县一品公益助农,安徽砀山特色农产品酥梨

砀山县,隶属安徽省宿州市,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部,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芒砀山雄峙于前,黄河襟带于后,属于季风半湿润气候区。

砀山县梨树王景区,在砀山近百万亩果园中,古树奇观砀山有逾百年老树六万余株。在园艺场侯楼分场一处百亩老梨园,梨树多有百岁高龄,满园古树,肌肤苍黑,铁干嶙峋,乌鳞斑驳,枝桠虬劲,横空逸出。开花季节,则满树冰肌玉骨,花白如银,缠裹掩映,洒漫天寒香。梨园中间,被誉为“梨树王”的一株老梨树,已一百八十余岁。

黑龙潭位于砀山县玄庙镇小寨村西南角,在黑龙潭南岸新修的防洪大堤上,每年春天,树木苍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