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有什么故事么?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经费到底是谁给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颐和园有什么故事么

颐和园为皇家园林,说白了就是“皇帝公园”,在它里面发生的故事多了去了,尤其是清代,几乎所有皇帝都爱来这,尤其是乾隆和慈禧。

因此,这座园子留下他们的痕迹最多。

今天小君就讲个慈禧的故事吧。

慈禧是最爱来颐和园的,年纪大了后,一年中大半的时间都会在颐和园里过。

在园中,有十二块这样的石头(如下图)

民间把它们称作“十二生肖石”。

不过小君怎么看怎么都不像十二生肖。

据说这些石头还有故事,和慈禧、李莲英有关。

据传说,当年慈禧在颐和园中散步来到排云殿时觉得门前空旷,似乎缺少点什么。

于是乎,爱拍马屁的李莲英就给她讲起了十二生肖的故事,并悄悄命人从畅春园运了十二块石头放置于此。

等到慈禧再来此,看见这十二块石头时,李莲英忙山呼万岁道:“十二生肖下凡来保护老佛爷了。”

这一句,听的慈禧是高兴万分。

那么,这十二块石头是不是所谓的“十二生肖”呢?!

现在说法不一,有说是光绪皇帝重修颐和园时弄来的,还有说是当年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特意放置的,叫作“排衙石”。

不管怎么说吧,这十二块石头放在这里,确实给空旷的排云门增添了些趣味,符合古人造园时“以石增景”的手法。

至于像不像十二生肖,姑且就把它当做一个美丽的趣闻吧,重意不重形。

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经费到底是谁给的

这座落成于甲午战争前夜的皇家园林,意义仅是为慈禧祝贺六十大寿,整个园林美轮美奂,花钱却是天文数字:整个颐和园的56项大工程,即使以最保守估计,花费也在700万两白银以上,相当于五艘北洋水师“定远号”巨舰的造价。

那这么一个“修出去”五艘巨型王牌战舰的皇家园林,天文数字的经费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给慈禧“正名”下,虽说戊戌变法失败后,关于“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颐和园”的说法,一百多年来都传的有鼻子有眼。但事实上,这笔传说中被挪用的“北洋军费”,是清朝光绪十四年时,清朝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在各省筹措的二百六十万两军费。之后这笔巨款,一直被存在德华汇丰等银行“发商生息”,也就是给海军事务衙门赚利息。待到甲午战争爆发后,也拨出来充做军费。说慈禧用这笔钱修颐和园?确实是黑锅。

那么,既然慈禧没动这笔钱,修颐和园的钱又是哪来的——比“挪用北洋军费”更坑。

第一个来源,动的是“海军经费”。

这里的“海军经费”,可不是北洋水师的军费,而是南北洋的海防经费以及东三省练饷,全是日常国防建设不能少的钱。一共挪了多少?光绪十五年,奕劻就在奏片里献媚说,每年把这几个开支七省八省,足能省出三十万两白银。光绪十七年,奕劻又奏报说,从光绪十五年开始,海军衙门每年都老老实实,把三十万两白银交付颐和园工程。仅见诸于纸面上的款项,就有百万两以上。

第二个来源,则是“海军巨款生息”。

慈禧确实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的二百六十万两军费,但这笔好不容易筹措来的巨款,为什么海军事务衙门,要送到各银行“生息”?因为“所得息银,专归工用”,也就是专供颐和园工程。

第三个来源,是“海防新捐”。

清朝一个筹钱妙招,就是捐官。光绪十年时,清王朝设了“海防捐”,之后因为治理河道缺钱,一度改成“河工捐”,但后来颐和园工程热火朝天,用钱十万火急。这个快速来钱的办法,又迅速变成了“海防新捐”,打着办海防的名义卖官,给颐和园筹钱。

比如光绪十七年二月,颐和园工程缺口极大时,奕劻就一口气把所有的开支,都用“海防新捐”的款项“挪垫”,解了燃眉之急。

当然,这么一笔钱,每次筹款多时高达八百万,也不止是用在颐和园里。比如1893年时,晚清户部的奏折里就说明,这笔钱要“归补修建铁路之经费及垫放颐和园修工银两”,也花在别的地方。但很大一部分,都扔进颐和园里。

第四个来源,那就乱七八糟了,几乎是“哪里有钱往哪搂”。

到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时,慈禧还曾昭告天下,声称颐和园即将完工。但紧接着就自打脸,佛香阁等颐和园工程还在热火朝天,经办官员每五天就要向她汇报。高调宣布要完工,不过是为了方便继续弄钱。清朝闵粤两省海关的税银,都被颐和园划走一大笔。甚至甲午战败后,几亿两白银赔给日本,这糟钱的颐和园,还是花钱不停。连清朝的药厘收入,都成了颐和园的经费。直到清朝灭亡前夜,豪华的颐和园,依然保持着每年五万两白银的维护经费——全是民脂民膏。

只看这花钱如流水的颐和园,就可知清朝落后挨打的缘由——有权任性的后果,就是耻辱的丧权辱国。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清代档案丛编》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颐和园和圆明园比有多大差别

我是老北京人,上学时,过队日经常去。颐和园和圆明园都是皇家园林。颐和园景点多些,游人也多,圆明园面积较大,是休闲的好地方,游人较少。到圆明园看到被八国联军烧的遣址,更容易激起爱国之心,不忘国耻。

颐和园究竟是不是挪用海军军费建造的,有什么证据,大约挪用了多少

修建颐和园确实挪用了部分海军军费,具体数额不详,大约在400万两之下。不过最重要的是,修建颐和园的巨额开支对清政府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也影响了清政府对海军的投入。

颐和园修复工程正式公布于于1888年,不过其实之前就已经开始。1891年慈禧入住颐和园,不过工程并未结束,一直断断续续在进行,因此其到底耗资多少,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

梁启超在他的著作《瓜分危言》中提到,马江战败以后,清政府筹集了3000万两海军军费,但是最后全部用于修复颐和园。而太监王世和在《造陶庐日录》也提到修复颐和园耗资3000万两。这以后就成了慈禧挪用3000万两海军款用于修复颐和园的主要证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梁启超的说法仅仅源自他个人,实际上所谓马江海战后筹集的3000万两海军军费并不存在。而海军衙门的资料虽然大多在战乱中损毁,不过按照它成立以后一年收款大约在3、400万两左右,再扣除调拨给南北洋水师和东北练兵所用款项,实际余款不多,显然也不大可能再拼凑出3000万两的巨资,因此也不可能挪用这么大一笔钱用于颐和园。

实际上根据姜鸣先生的考证,海军衙门陆续挪用于颐和园修建工程的款项大约在400万两左右,由于海军衙门经费并非全部是海军军费,因此挪用了多少海军军费尚且存疑。此外还有以海防捐名义,实则为修园工程款的有357.7万两。这笔钱严格说也不是给海军的,只是借个名义而已,因此不能算挪用海军军费。

因此如果只是说挪用海军军费,那么挪用的数额肯定不到400万两。

但是修建颐和园耗资巨大,而清政府的财政采取的是量入为出政策,一旦户部资金紧缺,就只能砍掉一些开支。所以翁同龢迫于财政压力,提出了两年不外购军火的建议,这无疑极大的影响了北洋水师的战备情况。

因此修建颐和园实际对北洋水师造成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挪用了多少海军军费,还要看这对海军军费的筹集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个就很难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