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什么叫亲兄弟,明算
发布时间: 2023-07-17

而亲友不需要支付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两个人进行交易的时候产生的费用,就可以知道亲兄弟应该如何明算账了:节省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不明白交易费用的概念,那么也不会有交易费用这回事的,更何况很多亲友不明白交易费用的道理,如果一个亲友虽然懂得交易费用的道理。

如何理解“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

兄弟兄弟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除了情绪以外的其他物质,尤其是金钱,应该很清楚。每个中风都很清楚。这句话通常在两个经济交流的人之间使用。通常说这句话的含义表达的是,没有人应该利用任何人,也无法说出人类的感觉。

现代人之间存在越来越多的经济争端。即使是亲戚和朋友也不能豁免。例如,有亲戚或朋友要求您做一件事,但是要求一个人可能涉及礼物或邀请客人吃饭。这样的情况,通常会或多或少地使用钱。如果这些事情没有解释,请帮助那些做事的人假装愚蠢,利用您的便宜,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同样的是,您花钱欠她来帮助她,他仍然觉得应该像它一样。

之后,这可能对您不满意,因此我将与这样的人合作,尤其是对于经济事物,并将应用此句子并清楚地使相应的成本。

另一个例子是有人要求您帮助购买一些东西。特别是现在它正在出国旅行。一些外国产品是免税的。购买后,回到中国比国内价格便宜。因此,同事或亲戚将被拖到国外以帮助购买东西。

但是,您通常购买国外的东西使用外币,但是在购买后,给另一方,另一方通常会使用RMB解决。在这里,您将涉及一些货币汇率。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损失的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另一方会认为他已经花了钱并且不需要欠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此句子。

什么叫亲兄弟,明算账


“亲兄弟明算账”是一句大家常常听到的话,可实际执行起来,结果往往是算不清账又伤了兄弟感情。其实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搞清楚:亲兄弟怎么明算账?(为了让讨论范围更全面,下面的叙述中,用“亲友”代替“亲兄弟”。)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费用。顾名思义,交易费用就是在两个人进行交易的时候产生的费用。孤岛上的鲁滨逊,一个人生活,是没有交易费用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上的鲁滨逊,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那么也不会有交易费用这回事的。但是,我们想要交易,所以首先必须有一个市场,让我们能够找到交易的对象,市场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费用,就是交易费用。随着我们的交易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以物易物非常的不便,于是出现了货币,货币的铸造、印刷、防伪和发行费用,也是交易费用。在市场上交易,我们总不免担心有人欺骗或者掠夺我们的东西,于是出现了监管市场的警察、法院等机构,养活这些监管机构的费用,还是交易费用。再回头看看那个每个人都是孤岛上的鲁滨逊的世界,那个世界里,生产的总量等于消费的总量,但是,一旦有了交易费用,生产必然会大于消费,因为有一部分生产出来的东西,在交易过程中作为交易费用浪费掉了,或者用一个经济学家喜欢用的词:租值消散。
交易费用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先生提出。这可能是二十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提出这个概念的那一刹那,许多困扰了几代人的经济学的问题迎刃而解(这篇文章要讲的问题也是其中之一)。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更是通过研究和思考,把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租值消散这三者画上了等号。有兴趣了解交易费用的概念的,可以去读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里面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虽然交易费用这个概念非常的深奥,不是几句话能够讲清的,但是,只要你大概明白了我上面说的,对交易费用有个大概的概念,就可以知道亲兄弟应该如何明算账了:节省交易费用,而不可以节省成本和利润。节省了交易费用,就是节省了浪费(租值消散),当然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但是如果连其他费用一起节省,就不免会出问题。
比如一件我们生产的东西,市价是9元,假设可以算出市价中包含:交易费用2元,利润3元,成本4元。那么我们通过市场以外的途径,直接卖给亲友的最低价格应该是7元(市价减去交易费用9-2),而不是6元(市价减去利润9-3),4元(市价减去交易费用和利润9-2-3),甚至0元。而我们卖给亲友的最高价格也不应该超过市价的9元。只有这样,才算是把账算明白了。当然,和亲友的交易,2元交易费用未必能全都节省下来,但剩余的交易费用肯定会小于2元,否则就没有必要和亲友交易了,直接去市场上交易更合算。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有个疑问,为什么从亲友那里买东西还要支付利润呢?我们大概都听过亲友说这样的话:这个是按成本价给你的,不赚你的钱。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做法,在这样的一笔交易里,亲友损失了利润,而你获取了利润,等于是亲友把他的利润送给了你。你是在交易中获了利,可亲友却受到了损失,谁愿意整天做这种生意,整天受损失呢?换句话说,节省利润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获利,另一方必然受损。而节省交易费用则是一个正和博弈,两个人都获利,至少是一方获利,一方持平。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我们把这件东西按市价9元卖给一个陌生人的话,收到利润3元,我们以这个作为参考。如果我们把同样的东西按照建议的最低价7元卖给亲友,也同样收到利润3元,和卖给陌生人持平。但是,如果我们按成本价4元卖给亲友的话,则收到的利润为0,对照卖给陌生人的情况,等于损失了3元,还是在市场上卖给陌生人更合算。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觉得找亲友买东西就应该按成本价,往往把掠夺亲友的利润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落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名声,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按照上面的规律,我们考虑另一种情况:如果请亲友帮忙购买一件商品,支付的价格应当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亲友的跑腿费。如果是亲友垫钱帮你买的,还应该支付利息。如果亲友还帮你保管了这件商品一段时间,还应该支付保管费。原因很简单,朋友帮你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当然支付的费用应该低于去找专业的代购公司帮你购买的代购费,因为代购费包含了代购的成本、利润和交易费用(比如一些公司运营费用),而亲友不需要支付交易费用,只给他跑腿的成本和利润即可。
再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我们请一个家政公司的阿姨来家里打扫卫生,我们支付了100元,其中家政公司要抽取20元(交易费用),阿姨拿到80元。而如果是一个亲友来打扫卫生,则我们最好支付给亲友90元。于是我们总共节省了20元的交易费用,每个人获得的10元的好处(我少出了10元,亲友多得了10元)。当然,节省下来的交易费用也未必平分,我们的支付额在80元到100元之间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算错了账。
简单的总结一下,我们在市场上交易的时候,除了交易双方,还有第三方的加入,比如市场、中介公司、银行、法院等等。而第三方是要收取交易费用的。我们和亲友交易的时候,则可以省去这个支付给第三方的交易费用,这就是和亲友交易的优点。不过,这样做也有个缺点:没有了第三方的监督,这笔交易缺少了必要的保障。但如果我们和亲友之间有足够的信任,这些保障不都是多余的吗?
很多人在和亲友的交易过程中,往往受到这样的指责:你怎么还赚我的钱?有些人碍于面子,不忍心向亲友收取利润、跑腿费用乃至于成本,最后往往弄的自己苦不堪言。好一点的情况,也不过是被亲友视作理所当然,不好的情况,反而还要落埋怨。这也是一种道德绑架。只有明白了交易费用的概念,才能从这种绑架中解脱出来,才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才是真正做到了亲兄弟明算账。如果一个亲友虽然懂得交易费用的道理,还是常常要在交易中侵夺你的利润乃至成本,大可以敬而远之。
许多创业公司(包括黑手党),一开始都用自己的亲友,发展很快,但到了后期,往往被这些亲友所拖累。究其原因,也是交易费用在作怪。在初创期,公司体量小,交易费用所占比例很大。这时候的最优策略,当然是用自己人,节省交易费用。可随着公司体量变大,交易费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时候再一味地任用自己人,节省交易费用,往往得不偿失。更何况很多亲友不明白交易费用的道理,把公司的利润和成本也算成了自己的应得之物,用这样人的公司,不乱才怪。
不必精确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交易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而经济形势越好,交易费用所占比例也越小。所以,在经济形势大好的今天,同一笔生意,很亲友做和跟陌生人做,节省下来的交易费用其实相当有限。找个熟人就能占个大便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人如果还抱着这种幻想,未免太可笑了。
不明白交易费用的概念,我们往往在和亲友的交易过程中,节省了不该节省的,花费了不该花费的,最要命的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
当然,我在这里说只能节省交易费用,说的是长期多次或者大额交易的情况,如果只是偶尔交易,数额又不大,我们愿意把利润甚至成本的部分拱手赠送给亲友,也无可厚非。这种情况下如果算的太清楚,也是一种浪费。试试看把上面我举的例子,想成是每天发生的好几次的事情,或者在每个数字后面多加几个零,感觉就会不一样了。所以,如果是经常不算清楚,或者遇到大数额的时候不算清楚,就算是亲兄弟,恐怕也要反目成仇的。

亲兄弟为什么要明算账

我相信您经常听到人们在说这样的句子:“兄弟和兄弟们解决了帐户!”那么,您知道为什么您的兄弟需要计算帐户吗?实际上,原因是微妙的。例如,兄弟是最容易相信彼此的人,很容易在帐户中引起混乱。最后,她说她很合理。那么,您知道为什么经常说这句话吗?实际上,这也很简单,因为人们看到了更多和害怕的事情,而且他们很警惕……当然,如果您不能做这样的“无情”,那么至少“兄弟和兄弟避免了混乱的帐户”交叉兄许多人认为兄弟本身,尤其是在面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