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么多版本哪个才是原版?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把天下所有事理都言尽了,你认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道德经这么多版本哪个才是原版

《道德经》这么多版本,哪个才是原版?这个问题很难说,但我认为以三国曹魏王弼注本为主,参考其他注本,例如帛书甲、乙本,〔汉〕河上公撰《老子道德经章句》等。

那么,为什么选王弼注本为主?王弼(226~249)是三国曹魏哲学家,与夏侯玄、何晏同为玄学(即《易经》、《道德经》、《庄子》,古称“三玄”之学)创始人,曾任尚书郎,少年即有盛名,何晏称赞道:“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王弼传》)”王弼认为“道”即“无”,“道者,‘无’之称也。”(《老子注》)强调“自然”(“无”)为本,名教(儒家礼教)为末,把二者统一起来,这个指导思想是进步的。现在学术界很多学者都用王弼注本,所以我认为选王弼注本为主。

谢谢悟空送来邀请!

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把天下所有事理都言尽了,你认同吗

《道德经》目前全球销量第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的核心思想。
但是道德经揭示的是宇宙万事万物相互运作的发展总规律,确切讲与所有事理息息相关,但从德的角度出发,违背道德的事理就不在道德经当中,世界永恒不变的是真理,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凡事没有一定,所以不敢把话说满,就如世间有物质就有反物质一样,不敢妄言。

为什么《道德经》里面说“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四十四章写道,“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生命哪个更可亲,生命和财富哪个更重视,获得与丧失哪个更有害?所以说过分的珍惜反而会更大的破费,过多的收藏反而会招致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侮辱,知道停止,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生命,名声,财富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三样东西对于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生命,名声和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有生命而不顾及名声,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有生命,有名声而没有财富,生命之道也难以为继。这三者孰轻孰重,真不是简单就可以作出决定的。老子的观点是告诉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要“甚爱”,不要“多藏”。

三十多年前,从我们家乡到省会城市五毛钱的火车票,大家都想尽办法逃票。现在从我们家乡到省会城市是19元钱的火车票,而现在就很少有人逃票。其原因就是在三十年前挣五毛钱不容易,宁可被查出来接受惩罚也不愿主动买票,这是名声与五毛钱相比,宁可要五毛钱不要名声。现在19元钱与名声相比,宁可要名声而不要19元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名声不止值19元钱,这是看重名声。三十多年前看重五毛钱,而轻视名声,是名声不值钱。“身与货孰多”,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它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离不开各人所处的地位。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高尚的价值观,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质基础,这是历史教给我们的知识。

道德经说人不能追名逐利,那人的动力是什么

谢大圣邀。您关于《道德经》的问题我曾回答若干,毕竟我不是专业学者,很难满足要求。著《道德经》作品的可能是春秋时期叫李耳的圣人,此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哲学著作,称之中国最伟大名著之一。《道德经》说人不能追名逐利,那人的动力是什么?一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有无相生”,有也不免,终结于无。哲学涵括宇宙,上帝也得“归零”……此题有些深奥,我说不明白。不过人生动力如果真正能做到不追名逐利,也许就是不变的初心了。换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天地之始”,“善行,无辙迹”,动力就是正能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