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高效学 | 实战案例:编写浏览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
发布时间: 2023-07-11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软件素质、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篇介绍实战案例——编写浏览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01

实战案例——编写浏览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例2-1】浏览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实例要求实现的浏览器是全功能的通用型网络浏览器,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网页内容分析:通过对网页内容的分析,得出用户关心的网页的主题,获取相关的网页。

浏览:最基本的功能,保证浏览的正确性。

缓存:缓存结构保持网站存储结构的原貌。

离线浏览:能定义下载的层数、下载的文件类型及是否跨网站下载。

假设某公司将要投资开发此浏览器系统,你作为一家软件开发企业,准备接手此项目的开发。但是首先要对此项目做可行性分析,并形成报告,这份报告既要能打动投资者投入资金,又要能让自己在项目开发中有所收益。

全功能的通用型网络浏览器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1)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初拟系统的可行性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与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本报告经审核后,交由项目经理审查。

(2) 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全功能的通用型网络浏览器

项目任务提出者: X公司

项目开发者:X软件开发企业

用户:有需求的客户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在主流浏览器中,缓存并未保持网站存储原貌,使得希望观察网站组织结构的用户无法如愿。针对目前网速较慢、网费较高的情况,离线浏览的功能是有一定的需求用户群的。因此,决定开发这个软件。

(3) 参考资料。

展开全文

国家标准文档(详见本章附件)。

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浏览器系统的分析,将现有浏览器系统分为以下5个子系统。

① 用户界面子系统:输入控制。

② 控制子系统:系统控制,以及消息传递。

③ 网页显示子系统:网页显示。

④ 网页获取子系统:从远端Web服务器获取文件,以及文件信息。

⑤ 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

浏览器的系统结构图如图2-18所示。

■ 图2-18系统结构图

子系统间对于数据处理的协作关系如图2-19所示。

■ 图2-19子系统间数据处理协作图

(2) 用户体验分析。

当用户想要缓存某些网站的网页时,通常缓存下来的网页在脱机浏览时会出现图片缺失、网页效果无法正常展示,这是由于缓存网页时仅缓存了当前网页的内容,而没有存储整个网站的体系结构和依赖资源。

而当用户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时,常常得到大量与自己预期内容无关的结果,而真正想要的内容却无法得到,浪费了大量时间。目前普遍来说,用户的带宽较高,在使用网页时浪费了大量的闲置带宽。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当前浏览器的用户体验较差。

(3) 局限性。

现有系统的局限性如下。

① 脱机访问时,缓存网页原有结构、内容丢失。

② 缺少离线浏览功能。

③ 冗余带宽浪费较多。

④ 用户搜索信息耗时较多,且效果不佳。

3. 系统建议

(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本系统是一个全功能的通用型网络浏览器,其主要功能有以下5个方面。

① 浏览:最基本的功能,保证浏览的正确性。

② 缓存:缓存结构,保持网站存储结构的原貌。

③ 提供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提供轻量级网页编辑、收发E-mail等功能。

④ 离线浏览:能定义下载的层数,能定义下载的文件类型,能定义是否跨网站下载。

⑤ 网页内容分析:通过对网页内容的分析,得出用户关心的网页的主题,获取相关的页面。

(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本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如下。

① HTTP客户端发起请求,创建端口。

② HTTP服务器在端口监听客户端请求。

③ HTTP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状态和内容。

④ 浏览器搜索自身的DNS缓存。

⑤ 搜索操作系统自身的DNS缓存(浏览器没有找到缓存或缓存已经失效)。

⑥ 读取本地的HOST文件。

⑦ 浏览器发起一个DNS的系统调用。

⑧ 浏览器获得域名对应的IP地址后,发起HTTP“三次握手”。

⑨ TCP/IP连接建立起来后,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⑩ 服务器端接收到了这个请求,根据路径参数,经过后端的处理,把处理后的结果数据返回给浏览器。如果是某网站的页面,就会把完整的HTML页面代码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拿到了某网站完整的HTML页面代码,在解析和渲染这个页面的时候,对里面的JS、CSS、图片资源,都需要进行上面主要的几个步骤的处理。

浏览器根据拿到的资源对页面进行渲染,最终呈现给用户一个完整的页面。

(3) 改进之处。

本系统的改进之处如下。

① 脱机访问时,缓存结构保持网站原有存储结构的原貌。

② 有离线浏览功能,能定义下载的层数,能定义下载的文件类型,能定义是否跨网站下载。

③ 针对使用高速光纤网的用户,通过浏览网页时的冗余带宽自动获取对用户可能有帮助的信息。

④ 通过对网页内容的分析,得出用户关心的网页的主题,获取相关的页面。

(4) 影响。

以下将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

① 对设备的影响。

该浏览器完全兼容原有设备,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换或改造。

② 对软件的影响。

该浏览器兼容现有应用软件和相关支持软件,无须对这些软件进行修改和补充。

③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该浏览器简单易用,不需要用户单位机构设置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④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用户操作规程与原系统基本一致。

运行中心与用户通过该浏览器实现联系。

用户登录及浏览数据存入服务器端的相应数据库,及时备份。

针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网页内容的分析,得出用户关心的网页的主题,获取相关的页面。

系统发生意外崩溃时及时修复,从备份恢复数据。

⑤ 对开发的影响。

需要雇佣一些开发人员进行产品开发。

需要租借开发人员办公场所。

需要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进行开发。

需要建设浏览器官网,并建立数据库以提供技术支持。

⑥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该浏览器无须额外使用场所,无须改造现有设施。

⑦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该浏览器开发难度适中,开支项主要有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相应社会保障开支,开发场所房租费用,使用计算机的购买或租赁费用,网站及数据库建设和维护费用。

(5) 局限性。

由于该浏览器刚刚进入市场,支持该浏览器的扩展性插件可能比较少,不容易实现丰富的扩展性功能。随着浏览器使用人数的增加,其支持插件会逐渐增多,该问题会逐渐改善。

4. 技术可行性分析

(1) 主框架技术基础。

截至2021年,浏览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从高到低分别为Chrome、Apple Safari、Firefox、Microsoft Edge、Opera等。目前,常用的浏览器都可分为多个标签同时浏览多个网页,并方便地在网页间进行切换。

浏览器有时候需要安装些插件(也称加载项)来实现一些本身并不能完成的功能。如浏览PDF文件一般需要安装Adobe Reader插件,登录网上银行需要安装对应的安全插件等。IE用户可以在“管理加载项”中管理已安装的插件。

浏览器的用户界面有很多彼此相同的元素,其中包括:用来输入URI的地址栏、“前进”和“后退”按钮、书签设置选项、用于刷新和停止加载当前文档的“刷新”和“停止”按钮、用于返回主页的“主页”按钮。

因此,可以基于现有的浏览器框架进行主框架设计。

(2) 缓存技术基础。

浏览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在浏览器窗口中展示用户选择的网络资源。这里所说的资源一般是指HTML文档,也可以是PDF、图片或其他的类型。资源的位置由用户使用URI(统一资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