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讲一讲“鸿门宴”的由来?鸿门宴是怎么回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谁能讲一讲“鸿门宴”的由来

要讲鸿门宴这个典故,我们需要从汉元年10月开始讲。而这里面又涉及到了指鹿为马,约法三章,鸿门宴,项庄舞剑,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等一连串的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鸿门宴,在这一组7个故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今天少校就给大家连贯起来说一下。

第1个重点:”汉元年十月都发生什么事情?这里面包含三个事件:沛公先到了霸上,秦王投降,约法三章。

我们很多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典故,都是在历史中有出处的。《史记·高祖本纪》里,是这样描写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段话里说了以下几个事情:

1.第一句,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这句话里有包含3个意思:

第一:为什么叫“ 汉元年“?

这是因为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这才有了汉元年的说法。实际上汉朝(西汉)建立,是公元前202年,也就是四年后。所以这个汉元年十月不是西汉元年十月。

第二:为什么叫沛公

这是因为刘邦在沛县出生的,又在沛县做过亭长。公是表示对他的尊称.

第三:先诸侯至霸上

诸侯?那里来的? 项羽封的!

(汉元年)正月,项羽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于郴。二月,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2。第二句: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这句话包含3个意思:

第一:为什么是秦王?为什么不叫秦三世?(胡亥叫秦二世,按理子婴应该叫秦三世)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赵高。

赵高假传圣旨,让胡亥这个草包做了秦二世,赐死了长公子扶苏,害死了镇国大将蒙恬,屠杀了始皇帝的儿女,反正是各种方式祸祸大秦朝,最后烽烟四起。国以不国了。没办法了。他就杀了胡亥,立扶苏的长子子婴为皇帝。但是哪个时候,秦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各诸侯割地自居,于是有了下面这段话:

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所以叫秦王。

第二:皇帝玺符节

玺:是指传国玉玺,就是由和氏璧做的,上面有李斯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符:调兵印信,比如说虎符。皇帝与大将一人一半,能合成一个。

节:天子使臣所拿的凭证信物,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职事

第三:降(xiang二声)轵道旁。

轵道: 典故名,亭名,位于现今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3.约法三章的典故

很多人都秦朝的法律是比较严苛的。但个人认为秦法算是当时比较健全的。一举一动都有法可依。但也正是管的太细致,导致除了秦国人以外的长期散漫的六国都受不了。

觉得扼杀了自由什么的。于是刘邦顺天命,应人心。直接说了三条:杀人偿命,伤人的或者偷盗的,要抵罪。并悉数去除秦法。赢了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4.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中国的老百姓从古代到现代都是最善良的,一个约法三章,就让老百姓满足了。箪食壶浆。要来劳军。

刘邦呢就说”仓库里华友很多粮食,不让大家破费了。你们也不容易“,于是老百姓更喜欢刘邦了。唯恐他不当秦王。(由此见国人对于一个好领导是多么盼望)

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有人劝刘邦:”现在项羽把秦王这个名号给了章邯了。估计你没戏了,干脆这样,我们派人守住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的兵进来。他们要是敢打,我们就近征兵,不需要怕他们。

刘邦觉得你说的对啊。那就这样。于是派兵封锁函谷关,老子要当关中王了!

但刘邦的实力又不能与项羽硬刚,这才有了后来的鸿门宴/项庄舞剑/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等这些历史名典

鸿门宴是怎么回事

汉元年(前207年)末,刘邦西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却并没有占据咸阳,而是将军队撤到了霸上。听闻刘邦先入关中,项羽随即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也向关中赶来,却不想在函谷关遭到了阻拦,项羽一怒之下破关而入。自知不敌项羽的刘邦,遂主动向项羽低头认错,而项羽则于鸿门设宴款待刘邦,“鸿门宴”事件就此发生。

项羽入关曹无伤告发刘邦,刘邦道歉项羽设宴款待

汉元年(前207年)十月,在项羽与章邯仍在巨鹿大战之际,刘邦却已经攻破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遂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刘邦短暂进入咸阳后,在张良劝说下又退出咸阳,驻军于霸上,并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与此同时,项羽在击败王离、劝降章邯后,也统帅着四十万诸侯联军杀奔关中而来。但等其抵达函谷关时,却发现关上不仅有刘邦的士兵驻守,而且还拒绝自己入关,项羽一怒之下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麾下曹无伤却跑去给项羽打小报告,言称“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以秦王子婴为相,并将秦宫奇珍异宝全部占为己有”。联想到自己被拦在函谷关外,项羽顿时大怒,命令士兵做好准备,明日进攻刘邦,定要将其击杀。要知道,刘邦毕竟也算是项氏旧部,项梁死后怀王熊心为夺取权力,不断分化瓦解项氏兵权,项羽杀宋义夺兵权也是因此而起,项羽之所以恼火,其实就是因为他认为刘邦也要脱离项氏自立为王,对项氏起了叛逆之心

项羽的叔父项伯听说后,因其与张良关系极好,于是便偷偷跑去将此事告知了张良,张良则又转告了刘邦。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因而连忙给项伯赔礼道歉,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称王的打算,虽然侥幸进入咸阳,但却什么都没敢动,就是在等项羽前来接手,而之所以在函谷关设兵,也不是为了挡住项羽,而只是为了挡住乱兵而已。

刘邦凭借出色的口才,很快便说服了项伯,项伯则表示,我只能回去帮你劝劝项羽,你最好还是明天一早亲自去给项羽解释,刘邦连忙答应下来。于是,项伯便返回军营,将刘邦的话又转述给了项羽,在他的一番劝说之下,项羽的火气便也消了。

次日清晨,刘邦率领着一百多人来到鸿门拜见项羽,表示自己和项羽合力灭秦,根本没想到能够抢先进入关中,与将军在这里相见,又岂会背叛项羽,这定然是有小人挑拨。项羽则表示,这是刘邦麾下左司马曹无伤所说,如果不是这样,自己也不会生气。项羽见刘邦态度诚恳,便也没有再怪罪于他,反倒是设宴款待于他,于是便有了“鸿门宴”。

刘邦赴宴范增欲除之后快,项伯樊哙助刘邦逃过一劫

项羽之所以恼火刘邦,乃是因为刘邦未经自己同意便有自立为王之心,因此当刘邦放低姿态,亲自前往项羽军营,做出了一番“合理”解释之后,项羽其实已经熄了杀心。“鸿门宴”上要杀刘邦的,其实是看出刘邦志向不小的范增,这才令这场宴会变得险象环生。

范增曾言,“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之后对财物、女色却丝毫不取,这表明其志向不小。而自己找人为其望气,发现刘邦呈现龙虎五彩之景,乃是天子之气。”因此,相较于已经熄了怒火的项羽,范增才是真正想要置刘邦于死地之人。

宴会上,项羽和项伯面东而坐、范增向南而坐,刘邦坐在范增的对面,张良则在项羽对面。范增多次向项羽示意除掉刘邦,但项羽却始终没有反应。无奈之下,范增这才决定自己动手,跑出去找来了项庄,要其进去请求舞剑助兴,然后趁机将刘邦杀死。谁知此计却被项伯识破,他也起身与项庄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