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治疗痛经——理气通络,活血化瘀
发布时间: 2023-07-11

痛经是指女性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心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的现象。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并没有明显异常而出现的痛经现象;继发性痛经则是由于生殖器官的病变而导致的痛经,如子官内膜异位、盆腔炎、肿瘤等。

●病理分析

痛经通常是由于人体体内气滞、血瘀、寒凝所致,传统中医认为痛经时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气血运行不畅,或子宫失于濡养,都可触发痛经的发作。此外,子宫颈管狭窄促使月经外流受阻,能引起痛经;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发育不佳而造成的子宫缺血、缺氧会引起痛经;子宫位置异常致使经血不畅也可引起痛经。

●取穴推拿

气海穴——气海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的位置即是该穴,按摩时取仰卧位,施术者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食指横放于肚脐处,则中指边缘与体前正中线相交的位置即是气海穴;以中指指腹或手掌掌心在脐下1.5寸的气海穴回旋摩动,每次摩动2分钟。

展开全文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四指横宽,即3寸的位置。按摩时取仰卧位,双手放在小腹上,掌心朝下,以食指指腹或手掌掌心在脐中下3寸的关元穴做回旋摩动,每次摩动2分钟。

行间穴——行间穴于足拇指、第二指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的凹陷中,即是本穴。按摩时取正坐或仰卧位。屈膝跷脚,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压足拇指、第二指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的行间穴,有较为强烈的痛感,每次按压2分钟。

水泉穴——水泉穴位于人体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的凹陷处即是。按摩时取正坐或仰卧,屈膝,以拇指或食指指腹点压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凹陷处的水泉穴,每次点压2分钟。

●健康贴士

进行穴位推拿之前,先以逆时针摩法推拿患者小腹,再进行具体的穴位推拿,治疗效果更佳。痛经患者应注意避免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月经期间避免感受风寒,忌冒雨涉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并注意调节情志,消除恐惧、焦虑等情绪。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