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利|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与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刊载信息】焦建利. (2023). 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与怎么教. 中国远程教育(04).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在教育等社会领域引发多重争议。本文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试图从六个方面深度剖析ChatGPT及其他生成性人工智能对于学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其在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现实潜力,并尝试回应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学习什么”以及“教师怎么教”这两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ChatGPT;人工智能;学校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呈现出总体快速上升的趋势。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以促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实施课程和教学的“数字化”,成为全球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力度,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来扩大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配备,特别是,不断地采用信息技术助推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力图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一教育政策要点在2023年2月举办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得到了直接反映和全面响应。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基于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方式转变,以实现高效、便捷、可重复性高的教育服务,亦是使用数字技术创建新的(或升级改造过去的和现有的)业务流程、文化和体验,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和市场需求的过程。这种在数字时代对业务的重新构想、重新设计和重新构造就是数字化转型。教育中的数字化转型,无非是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我们正在见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快速崛起,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实现数字化转型。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不仅体现为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互动式教学等新形式来实施个性化的学与教,而且也反映为大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例如自动评分、AI语音助手、虚拟实验室、机器人、大数据分析支持的智能化教学和精准化教学,以及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生成等方面。这就使得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均衡优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为一个强大的语言模型,ChatGPT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与人工智能互动和沟通的方式。它所生成的、类似人类的自然语言文本的能力能够协助完成包括语言处理在内的广泛任务,遂使其成为企业、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任何个人的宝贵工具。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科技史上诸多具有标志意义和节点效应的重大科技新进展。阿隆·列维(Aaron Levie)是世界著名的协作式的文件分享平台(俗称网盘)Bo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他指出:“ChatGPT之所以如此激动人心,是因为它的形式完全适合展示人工智能如何成为几乎所有类型工作的有用助手。”的确,ChatGPT正在对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调整教育目标,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优质均衡发展。而这必须要从深刻领会ChatGPT等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入手,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学什么与教师怎么教这样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也正是本文试图尝试完成的任务。

展开全文

一、

ChatGPT引发全球关注和教育界忧虑

ChatGPT是由总部位于旧金山的OpenAI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30日公开测试。ChatGPT的名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Chat 即“聊天”;GPT为英文“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的首字母缩写,意即“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简言之,ChatGPT是一个聊天机器人程序,它可以理解人类输入的文字,并根据文字的提问和指令,以文字的方式输出答案和反馈,从而实现借助自然语言的多轮次的人机对话。

具体而言,作为一款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的聊天机器人技术,ChatGPT使用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它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并生成相应的回复。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对话,实现多轮次的对话式交流,自动生成更准确的回复,并根据客户的输入,自动提供智能推荐,还可提供相关信息,以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根据瑞银的一项研究(Wodecki, 2023),ChatGPT已经创下了新的流行度世界纪录:其在推出5天后,注册用户数过百万;在推出后仅两个月,就获得1 亿名月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超过TikTok 和 Instagram 的采用率。2023年1月,ChatGPT平均每天有1,300万独立访客,比 2022年12月翻了一番,行业专家对聊天机器人前所未有的成功印象深刻。不仅如此,ChatGPT掀起了一场人工智能竞赛,美国的微软和谷歌以及中国的百度等全球头部企业围绕人工智能的你追我赶的局面正在形成。谷歌紧随其后发布了自己的Bard,百度声称类似ChatGPT的产品正在内测,预计将很快正式对外发布。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围绕着ChatGPT掀起了一场全球风暴——它不仅在科技界引发了一场空前的高度关注和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的大讨论,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其负面影响的广泛忧虑。系统梳理ChatGPT快速崛起所引发的争论,不难发现分歧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①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到底算不算创新?其在多大程度上是创新性和革命性的?②ChatGPT是否能够推动人际交互模式从搜索转向对话?这种转向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和长远意义到底是什么?③ChatGPT为代表的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是否真的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它是否具有智能和意识?

图灵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杨立昆(Yann Lecun)的观点是:“ChatGPT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数十年来不同人贡献的成果。因此,AI实验室没有明显领先于其他实验室。”(Ray, 202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荣休教授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则坚称“ChatGPT本质上就是高科技剽窃”和“逃避学习的一种方式”(Marshall, 2023)。英国开放大学教授、《从古腾堡到扎克伯格:你真正需要了解的互联网》( From Gutenberg to Zuckerberg: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About the Internet )一书的作者约翰·诺顿(John Naughton)认为“ChatGPT 机器人正在引起恐慌——但是它很快就会成为像 Excel 一样平凡的工具”,“ChatGPT 不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是与魔鬼的昂贵交易”(Naughton, 2023)。有学者甚至撰文表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系统甚至可能完全接管整个科学研究领域”(Gordijn, & Have, 2023)。

与此同时,ChatGPT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全球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忧虑。这些忧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人机对话的增加可能导致人际交往的式微;学生用ChatGPT代写作业和作弊;写作教学和论文写作作为考评方式面临威胁和挑战;以及,科学研究领域滥用ChatGPT引发学术道德担忧。而其中,教师们最为担忧的一点即:ChatGPT的流行可能会增加学生利用它代写作业的可能性,由此引发其他学术不端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于是,美国纽约教育局率先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 ChatGPT,以应对可能泛滥的用人工智能抄袭作业的局面(Elsen-Rooney, 202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是该国第一个限制学生设备访问ChatGPT应用程序的地方政府,而昆士兰州紧随其后,明令禁止公立学校使用 ChatGPT(Cassidy, 2023)。我国香港大学副校长何立仁(音译)则宣布(Yau & Chan, 2023),禁止学生在港大的所有课程、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除非学生获得书面许可,否则将被学校视为抄袭。何立仁还表示,港大正计划邀请师生就人工智能工具对教学的影响进行广泛的校园讨论,并会为教师安排有关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的研讨会。

目前,学术界有关ChatGPT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实证报道。已有学术文章更多还是在探讨ChatGPT引发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问题的可能性及应对,分析学生可能会如何利用ChatGPT进行抄袭和作弊,以及ChatGPT对语言教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冲击。

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出现给依靠独立完成作业来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