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诵读的《弟子规》,爸妈知道其中的含义吗你有什么看法?请问…三岁的孩子能读全篇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的多
发布时间: 2023-07-17

孩子诵读的《弟子规》,爸妈知道其中的含义吗你有什么看法

其实答主虽然从事的也是研究古代文化的工作,但着实很不理解为何现在一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要用《弟子规》这种兑了毒药的牛奶来毒害孩子。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人看不懂这八个字对不对?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之下,我们是应该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一些好的元素,并且以之影响到日常生活。但是给学龄儿童、尤其是三观尚未成熟的低龄儿童去灌输这些鱼龙混杂的古代读物,并装模作样以为这就是古代经典,合适吗?

如今不少学校或者民间的所谓“读经班”,以《弟子规》、《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让孩子去死记硬背,而且欺骗家长说这就是儒家经典,真不怕孔夫子托梦?

实际上,《弟子规》并非什么儒家经典,它在清代才成书,作者只是一个普通的秀才,屡次科举不中,这才退而从事教学,比起古代的名儒学者,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弟子规》,本质上就相当于清代的一部《小学生行为守则》一样。如果说三四百年后的人们拿着今天的《行为守则》当成经典来学习,大家觉得可笑吗?

此外,《弟子规》所言,无非孝悌二字,但是古代的孝道观念跟今天一样吗?“父母责, 须顺承”,这种没有原则的服从,是今天的家长们真正希望的吗?

有些人觉得,现在的孩子普遍淘气、娇纵,所以应该从《弟子规》中寻求出路。这是典型的矫枉过正。就好比孩子蹬被子,干脆打断腿,就不担心了。

孩子有问题,应该去参考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好好教育引导,而不是教他怎么样做奴才。有些家长自己不负责,却将希望寄托于300多年前的一部《弟子规》,实在无法理解。那些不读《弟子规》的国家,难道教育就失败了吗?

还有些人觉得,孩子应该从小多学点文化。没毛病,但是假如想要学习传统文化,有那么多优秀的唐诗宋词,或者《古文观止》里的优秀篇章,既朗朗上口,又富含历史文化知识,哪个不比弟子规强呢?想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也有那么多的科普读物,轮也轮不到《弟子规》啊。

另外,如今学校里推进这些“经典”课程,可是授课的老师们,普遍是从小并没有读诵经典的一代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也是“现学现卖”。可惜,想要真正把传统经书读懂并非容易的事儿,有的老师自己都不甚了了,只能照本宣科糊弄一下。

答主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中学教师在谈“小学”与经典的关系时,竟不知这里的“小学”为音韵、训诂等基本学问,而以为这是今天的小学教育。似这种一知半解的老师,来教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真可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用说指望他们来去其糟粕了。

什么人最爱推广《弟子规》?一是开读经班的,赚钱。二是领导,喜欢大家都听话。

还是救救孩子吧。

请问…三岁的孩子能读全篇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的多吗

  我认为这绝对不会多!

  题主说了四项内容:《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全篇,还要认上千个字。了解一下,这是多少内容了?三岁的孩子要完成这么大的任务,要教多长时间?从多小开始教?父母那里来的时间?想一想都觉得困难重重!

  就算父母有时间,但父母首先要对这些传统经典感兴趣,自己也诵读,才有兴趣教孩子。父母开始教了,还要保证孩子有兴趣学习,孩子没兴趣,很长时间也会无所进展的。

  本人因为对传统非常感兴趣,自己也时常诵读国学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而偿试教一下家里的小孩子读一下题主提及的那些经典,小孩子就是不感兴趣,我自己也无时间坚持,只好作罢。但当讲及飞机、火箭知识,小孩子就感兴趣。一次我和一个读初中的学生讲物理的功率内容,正在玩耍的小孩子却停了下来,听我讲他根本听不懂的物理知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科学所解释不清的,个人认为不能强求孩子做某事、学某方面知识技能。不排除会有几岁的孩子能保到题主所说的,但我想,肯定不会很多!希望一些为人父母者,不要被一些报导所误导!

  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我认为应因势利导,就其感兴趣的东西里进行引导,让其从玩中学到一些基本技能为最好,不要人云亦云的跟风,这样会害了孩子!

  下面两图是我在深圳一间小学里拍的,第一张图是提供给小孩子做制作的热熔胶枪,一批小孩满怀兴趣等待活动开始。第二幅图是该校的一个活动室里的沙盘与器材,一个小学能有这样的设备非常了不起!沙盘就能充分培养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想像力!

  所以说,小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并非单一的模型。



有比《三字经》和《弟子规》更好的韵文吗要适合儿童少年诵读,有吗

一、《声律启蒙》也很好啊,韵律感极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能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它包罗万象。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它单字对到多字对,读起来像唱歌般动听悦耳。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学习《声律启蒙》有几大好处:

1.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涉及面很广。有天文地理,历史政治乃至人情世故,为人处世,道德规范等。

2.孩子通过朗读《声律启蒙》,体会韵律之优美。可以在朗读中感受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趣味与魅力。也是儿童国学启蒙必读的读物之一。

3.对孩子识字能起到辅助作用。每天读一点,日积月累,能丰富孩子的词汇、拓展汉字量。

4.对于孩子以后学习语文,背诵和理解唐诗宋词有一定的帮助。

二、再就是除了《三字经》,《弟子规》,可以读读《百家姓》和《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是三部影响极大且流行甚广的启蒙读物。也是我国古代幼儿必读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我就不细说了,妇孺皆知的国学经典。

《百家姓》主要是对姓氏进行排列,句句押韵,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字的认识都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命员外散记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易诵易记,流传千古,有英文、法文、拉丁文等版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些国学经典读物,不用要求孩子全部背下来,只要孩子每天坚持读上一遍,孩子本身记忆力就好,再加上这几本书本来就韵律十足,易于记忆,像儿歌,像童谣,琅琅上口。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能孩子当时小,不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可能某一天,就忽然理解了。

孩子尚小,培养语感,特别是培养古文的语感,“三百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趁着孩子一、二年级,有着大段的课余时间,这些国学经典赶紧读起来,背起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