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位太平天国的青年才俊,究竟谁的军事水平更高?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为何不自立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位太平天国的青年才俊,究竟谁的军事水平更高

李秀成和陈玉成,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路径实现了“从士兵到元帅”的成名之路,也曾以迥然不同的军事风格支撑着太平军天国的的危局。回顾这段历史,看看谁略高一筹。

殊途同归的成名之路

陈玉成,根正苗红的“黄埔生”

陈玉成15岁加入太平军时,童子军开始混起。


在童子军中,他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枪法,还继承了早期太平军勇猛的风格。

出道后,小伙子被安排在“后勤部”工作,“左四军正点圣粮“。

随后,他以英勇善战一步步走上高级军事领导的岗位。

攻武昌,小伙子带队捷足先登,率先登上武昌城头;

战镇江,小伙子孤身独舟,潜入城中,联络里外,一举破敌。

在中基层军官岗位上,小伙子独创“三十检点回马枪”,屡建奇功。

陈玉成继承了“飞将军”曾天养、“铁公鸡”石祥祯等早期猛将英勇善战,敢打死仗、硬仗的战斗作风。

李秀成,野蛮生长的复合型人才

与根正苗红的陈玉成不同,半路参军的李秀成的成长路径就有点“剑走偏锋”了。

初入太平军的李秀成,是一名大头兵。一路征战,到了天京后,被杨秀清亲自提拔出来。

可能看他本名叫李以文,各王都认定这哥们有文化。当陈玉成跟着一众大哥哥西征时,李秀成成了“建设先锋”。他先跟着石达开去安庆搞改革;然后跟着胡以晃去庐州“守把安民”。

这些经历,对李秀成今后的军事风格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石达开、胡以晃都是早期少有的军政全才

一方面,他掌握了根据地建设的方法;另外一方面,石达开、胡以晃都是早期太平军将领中少有的“多诡谋”之人,耳濡目染的李秀成也学到了“诡诈”。

由于二人杰出的表现,在天京事变后,二人分别被任为正、副掌率。开始支撑太平天国风雨飘摇的局势。

迥异的军事风格

“善摧大敌”,却失之稳重的陈玉成

“玉成凶狠亚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凶狡杰出,善摧大敌”。

敌人口中的凶狠、狡诈,是极高的荣耀。

太平天国曾有一句话“外事不决问成天豫。”

陈玉成统合捻军、友军,各部协同作战,连续歼敌,稳定住了太平天国的局面。

尤其是三河镇大捷。此战中,他利用李续宾孤军冒进,断敌退路,一举歼湘军精锐6000余。

三河镇大捷,是太平天国历史上少见的歼灭战。

此战,充分展现了他“善摧大敌”的特点。这在后期太平军中是极为稀缺的。

太平军长期不缺人,但以多打少,却常常难以歼敌。其关键就在于:缺少精锐。没有精锐突击队打开口子,人数虽多,也只能事倍功半。

陈玉成手下组建了两只精锐,“小右队”和“小左队”。这两支兵力只有几千人的队伍,在战斗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小左队精锐骑兵马上射击精准,堪为一绝。

但是,陈玉成毕竟年轻,经常在大胜后忘乎所以,丢掉重点据点。他的部下评价说:“英王走运时想怎样就怎样,倒运时想一着错一着。”

陈玉成身边将领,或是自己陈家人,或是其他各王亲戚、故旧,临到难时,“想一出是一出”也是自然了。

到了安庆失守后,派本就不多的部众往陕西招兵,结果远水不解近渴,不多久,走投无路,明知苗沛霖可能有问题依然往投,兵败身死。确实是”想一着错一着”了。

用兵诡诈的李秀成

“狡诈百端”、“不甚耐战,最多狡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寥寥数语,把李秀成的优缺点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作战指挥上,李秀成非常擅长调动敌军。

攻敌必救,调动敌军,是太平军常见的作战思路。但是,长期以来,即使是杨秀清、石达开,都曾有些拖泥带水,而李秀成破江北大营时,在杭州马上要攻破时,见调动敌军目的已达到,果断放弃,回攻江北大营,一举取胜。


可见,“攻敌必救”的思路,李秀成已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得益于早年长期“建设先锋”的经历,李秀成在根据地建设上,是极为出色的。

他经营苏浙时,“稻堆蔽场,一片丰年景象”、“百货云屯,流民云集,盛于未乱时倍”。苏浙根椐地,是少有的经济胜过战前的区域,足见忠王建设之才。

但是,李秀成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善打硬仗。

救安庆时,几十万大军遇鲍超几千人,居然不敢打。

对安庆之战时秀成大军的“避战”,曾国藩和赵烈文大为不解,俘获秀成后,还好奇请教了很久。

救天京时,绝对优势兵力打湘军,拼尽全力,硬是打不下来。

诚然,李秀成原先的部队底子薄,但历数年建设,依然缺乏能打硬仗的部队,只能说明忠王本人的问题了:灵活有余,狠劲不足。

可以说,二人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陈玉成善打硬仗,却失之于稳健。李秀成善于经营、用兵诡诈、稳重,却不善打硬仗!

谁军事才能高?

你想要横刀立马,决战破敌,玉成为佳!


面对后期“但求立脚之稳定,不求逆氛之增长”,步步为营,不易调动的湘军,李秀成一筹莫展。

你想要经营根据地,团结人心,抚民养兵,秀成为上!


陈玉成少年得志,人际关系常有不合,也是安庆之战孤立无援的重要原因。

他们风格迥异,优缺点明显,所以,最好,给他们换个好领导!

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为何不自立门户

既然连我们都会产生这个疑问,洪秀全自然会防着这手。让我们看看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的遭遇,试着找出其中的缘由。

拒绝石达开召唤,留守洪秀全阵营

太平天国早期,权利的游戏是由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玩家在玩的。此时李秀成还没有入局,就不必赘述了。

李秀成开始入局,是在1857年石达开出走后开始的。

当时,石达开试图拉陈玉成和李秀成一起走。

虽然李秀成心底敬佩石达开,依然拒绝了石达开的召唤,留在了洪秀全阵营。

备受尊敬的石达开出走后的表现,让李秀成对“出走”之类的自立门户保持谨慎态度。

初受重用,就犯忌讳

由于石达开离开,“朝中无佐政之人”,洪秀全开始启用陈玉成、李秀成。陈玉成是正掌率、李秀成是副掌帅。

不过,一入局的李秀成就“触犯龙颜”,他上书洪秀全,要洪秀全召回石达开,夺去洪家兄弟洪仁打、洪仁发的权利。洪秀全大怒,幸亏情势紧急,外加众人求情,才作罢。不过,这件事也给彼此心里埋下了结,也让他得罪了洪家兄弟,李秀成后来说洪秀全“为谗言所惑”、“君臣相疑”,或许此时就已经埋下伏笔。

李秀成一早就得罪了洪家兄弟,埋下了被严加猜忌、防备的伏笔。

刚有地盘,就被忌惮

在1857-1859年间,李秀成和陈玉成协同作战,支撑局面。不过,用李秀成的话说“那时英王名显,我名未成”,当时主要的地盘都是陈玉成掌握,李秀成只有桐城附近的地盘。

三河镇大捷后,李秀成逐渐在浦口一带有了自己的地盘。

不过,在这段时间,在韦俊、李昭寿叛变过程中,李秀成部和陈玉成部都发生了一些冲突。李秀成是希望争取韦俊和李昭寿,而陈玉成则采取相对强硬的态度。李秀成对叛变者的友好态度,很难让洪秀全没有戒心。

果然,此后,李昭寿劝降李秀成的信件被天京官兵截获。洪秀全开始明显防备李秀成,他扣留李秀成的母亲和家属做人质,并不许李秀成渡河返回。

幸亏李秀成在内无军饷,外无援军,近乎被孤立的情况下数战有功,才打消了洪秀全的疑虑,洪秀全加封李秀成为忠王,“万古忠义”。可是,李秀成却“悬印月余”,上奏洪秀全,表示需要加赏配合他作战的若干捻军将领才能受封。洪秀全应允。

李秀成作为一方大将,极力搞好关系,安抚各部人心自然是份内之事,这使他在军内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可是,对于本就猜忌他的洪秀全来说,或许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进取苏浙,势力大涨

随后,在进取苏州等地后,李秀成逐渐开始势力大涨。

由于苏浙地区富庶,李秀成瞬间成了超级土豪。后来,李秀成返回天京时,发现有许多难民,而天朝府库却没有足有钱粮安置,李秀成自掏腰包,安抚了这些难民!

可见,此时的李秀成,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而李秀成这段时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