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怒》杰森斯坦森扮演的主角H依然身份成谜
发布时间: 2023-07-11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得知他离过婚,拥有超高的侦查技能和反应能力,是FBI追捕25年但即便他出现在眼前也无法逮捕的人物。他有一张令劫匪看一眼就丧胆而逃的脸。他有一个幕后团队,能弄来政府公文(尸检报告),能打入各种犯罪团体,团队里的人都叫他老大。

最后他有一个青春期的儿子,是一个尽力想扮演好角色的父亲。

可以说,这是一个从谜团中来,最后又遁入黑夜的谜一样的角色。整个影片也是围绕着他的复仇而展开。

但让观众最终对这个角色产生共情的,除了杰森·斯坦森冷酷的绅士硬汉外表,还有开场迅速、直接的剧情推进。

在影片的第一小节《暗夜幽灵》中,短短几场戏就让H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首先是入职时的低调背景交代,中年离异男子,技能测试只是及格。其次是第一天出任务,就以超强的侦查技能和反应能力,以一敌六成功解救同事,完成运钞任务。最后是一夜风流后审问女同事。

到这里为止,剧情就已经成功地将观众带入H的视角,为接下来儿子的出场和“怒”之起因的交代做好了铺垫。

文学的质感与世界的不确定因素

从故事的发展来看,影片分为五个部分,开篇的引子和前面三节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的整个背景和起因,到第四节的各路人马汇聚,铺展十分直接和高效,在保证悬念的同时,也让作品呈现出一种文学的质感。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罪恶之城洛杉矶,大量镜头对准黑色的地下空间,以及单调乏味的混凝土工业化环境场景。再加上灯火璀璨的灯火夜景对比,极大地凸显了这个世界令人生厌的一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暗藏玄机的对话和导演恶趣味的英式冷幽默,比如台球桌那场戏同事对H的调侃,H嫌弃自己的爱尔兰人身份,这些文学化的细节都为影片增添了类型化商业动作标签之外更丰富的质感。

展开全文

具体到影片起因的那场运钞车公路遭劫事故,同一场景分别从观众全知、运钞员车内、H揭露真相、劫匪多个视角展开,极大地延展了故事的空间,使得影片呈现出罪案现场纪录片的特质。

最后,H父子之所以出现在罪案现场,甚至成为受害者,都只是偶然事件。时间、地点的偶然性之外,还要考虑的是罪犯动手的偶然性,这些偶然性的联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必然性后果,但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些偶然凸显了这个世界的荒谬与不可预知,几乎为复仇提供了一抹苍凉和悲情的底色。从这些层面来看,这个故事几乎像是短经典里的美国犯罪小说,极尽所能地向我们展现了世界残酷、黑暗的一面。

人与怒

我非常喜欢这个电影的名字。围绕着“人”与“怒”的主题,影片描绘了两方阵营里一大群鲜明生动的角色。首先是运钞公司团队里的保安们,大块头的子弹,表面不可一世、一有事就惊慌失措的戴夫,个性十足、关键时刻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保安……

在H入职的第一天和第一次出任务中,我们随着H审视的双眼,一一了解到这些人物,在猜测谁最有可能是内奸的同时,也观察到整个运钞行业的众生相。

与之相对的,劫匪一方也有着出色有效的刻画。他们是一群退伍后不甘落寞的老兵,围绕在曾经的中士周围,最终因为金钱的诱惑而沦为命运的牺牲品。

而游走在黑白两方之间的主角H,作为影片标题中怒的主体,为了复仇,先是掘地三尺,后来转换思路蛰伏隐忍,让角色几乎散发出一种神性的光辉。影片的情绪营造有很大程度都维系在H的“怒”上,有两场他被击倒在地,依然怒睁双眼的戏将怒意渲染到了极致。

永恒的复仇主题

复仇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元杂剧《赵氏孤儿》,我们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传统中,几乎都能看到根据这一核心母题而创作的各种故事。

复仇的必要性,复仇对象的面目刻画,角色是否有资格行使命运裁决的权力,这些几乎是所有复仇主题作品都逃不开的问题。

在这部影片中,H奔向儿子却被击倒的场景就已经完全足以将观众带入“怒”的情绪,感受到复仇的必要性。而随着第三节对“坏小子”的描绘铺开,比如中士足智多谋、爱护家人的面貌呈现在眼前时,复仇最终该走向何方这个问题就和复仇行动本身一样悬念丛生。

以父亲的名义

当H的真实身份成谜时,父亲也许是观众最能共情的依靠点。影片的第一小节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场是警察调查劫钞案,向H出示监控录像;第二是H拿到尸检报告独自坐在床边。两场戏都极为压抑,尤其是第二场,H完全以背影示众,但却完全能让人感受到他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

再到真相揭露时的那一段奔跑倒地的画面,自责、内疚、愤怒,悲情复仇父亲的形象完全呈现在眼前。杰森·斯坦森冷峻的硬汉外表之下,也极尽出色地刻画了角色细腻的形象。

形式美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