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吴三桂是汉奸?安禄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唐玄宗宠臣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吴三桂是汉奸

吴三桂是汉奸,这个“汉”是因为大明王朝的掌权者是汉族,吴三桂也是汉族人,吴三桂出卖了汉族的利益。中国自古讲究的是忠臣不事二主,这个“奸”就是指他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奸臣。

在《辞海》中对汉奸一词有这样的解释: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也就是说在古代,汉奸一词是在汉族人当中使用的,凡是出卖了汉族利益,就会被称为汉奸。而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出现,致使汉奸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因为中华民族各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汉奸就变成了“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所以说,吴三桂出卖了当时汉族统治者,出卖了汉族的利益,依照“汉奸”一词当时的释义,吴三桂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安禄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唐玄宗宠臣的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说起大唐王朝,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可以说,比如位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的杨玉环。

这位美女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也是因为这位美女的一生和两个有名的

男人关系匪浅,一个是唐玄宗李隆基,另一个是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唐玄宗因为杨贵妃不理朝政,开启奢靡之风,安禄山因为杨贵妃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这两个男人都是因为杨贵妃才能惺惺相惜,走到一起。

难道,在我国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因为杨贵妃才那么信任安禄山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唐玄宗为何会如此信任安禄山,以至于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他都未能觉?

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的原因无外乎以下这几点内容:

1、安禄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安禄山成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他父亲去世的

早,安禄山母亲改嫁,他从小寄人篱下,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他不喜欢自己的家庭,

为了生存,他也只能伪善的过活。

他能言善辩,精通六国语言,贩卖人口(牙郎),这样的经历也让他养成了察言观色的

本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后来,他投身军队,因为自己能说会道,骁勇善战,又谦恭

有礼,深得领导喜欢,后来被张守珪收为义子。

因为官员都喜欢他,他通过厚礼贿赂,一步步博得官员的信任。再加上他对杨贵妃礼遇

有加,唐玄宗便让杨贵妃认他为养子,因为安禄山总能投唐玄宗所好,所以,他最终博

得唐玄宗的信任。

2、安禄山极具表演天赋。

安禄山虽然生的憨厚,但是,他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只可惜唐玄宗被蒙骗了。

安禄山为人极其精明,但是,他在唐玄宗的面前,总是一副憨厚、傻乎乎的样子,让唐

玄宗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安禄山更是通过李林甫和杨贵妃来间接的表达自己的

憨厚和忠心。

久而久之,让唐玄宗认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实人。

这样一个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又无公害的憨厚老实人,别说是文武百官了,就是唐

玄宗也抵不住他的诱惑呀。

所以,他才能获得唐玄宗的信任。

既然吴三桂是汉奸,为什么不能说曾国藩也是汉奸呢

吴三桂是汉奸,这是确定无疑的。吴三桂出身于辽西将门,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均是明朝总兵级别的高级武将。他最后也被崇祯授以宁远总兵、平西伯的高位和爵位。但是,崇祯17年,闯王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召吴三桂勤王救援京师。他知道大厦将倾,慢吞吞的退到山海关,以观形势发展。

(吴三桂画像)

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几度犹豫下,实在无路可走,便答应投诚。但是当他听说在京师的吴襄被抓、爱妾陈圆圆被闯王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虏去后,冲冠一怒为红颜,便主动派人联系关外的满清睿亲王多尔衮,预借兵剿匪。多尔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马上亲自率八旗精锐赶赴山海关,等待李自成大军的到来。

李自成亲率主力大军远征吴三桂。危机时刻,吴三桂亲自夜会多尔衮。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并封他为平西王。一片石战役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

自此,吴三桂跟随满清南下,屠杀了千千万万的反抗满清统治的汉族人民。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顺治十八年(1661年),师出缅甸,擒杀南明最后的皇帝永历帝。

吴三桂背叛了本民族,充当了满清的刽子手和“带路党”;背叛了大明,擒杀了大明皇帝。他不是汉奸,谁是汉奸?

而曾国藩呢?恰恰相反,他不是汉奸,是受后人敬仰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出生之时,大清的统治已经稳固。满清也早已接受了儒家传统文化,主动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曾国藩和当时所有人一样,都是大清人,也是中国人。当时的大清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大清。虽然曾国藩镇压了汉族为主要力量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捻军起义,但是这是内战,根本谈不上汉奸。

乾隆敢把洪承畴打入《贰臣传》中,却为何不敢动范文程

有资格进《贰臣传》的只有一种人,就是在明朝当过官后来降清的汉族官员。这个政治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当朝的文武百官树立一个反面典型,进行道德教育,告诫大家不要背叛清室,遵守儒家的处世准则。并不是说只要在后金当过官的就要写进去。乾隆主持编写《贰臣传》,反映乾隆本人是深受儒家学说熏陶,对君君臣臣这一套那是非常重视的。范文程本来就没在明朝当过官,他是辽东沈阳人,沈阳还属于明朝时他不过是个秀才,很早就投靠了努尔哈赤,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官至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谥号文肃。能在核心领导层做官而且有谥号,可见清朝统治者当时对他的态度。其实不光范文程,汉八旗们也都没有写进贰臣传,蒙古人更是一个也没有。在旗人看来,汉八旗,蒙八旗都属于自己人,算不得什么贰臣。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甲编为投降清朝,有卓越功勋的汉人官僚;乙编则是投降清朝,但功勋毫无建树或者为人可鄙的汉人官僚。比如阉党余孽,倡导剃发令的铁杆狗汉奸孙之獬,就被编入了乙编。可见乾隆心里是有数的,不是当一条好狗就能享太庙了。

而以洪承畴为首的降清明官,受的是明朝俸禄,但干的是背叛明廷的事,此为儒家道德准则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虽然这些人对清朝建国有功,也必须清算他们的历史责任,以正视听,看似矛盾可笑,但却是延续统治所必须的。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袁崇焕平反

乾隆的别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