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手抄报图片(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还记得高三的时候,那时候很单纯,在高考前,我和几个玩的好的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梦想。那时候的我说我的梦想就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取个好老婆。

五四青年节,你知道多少

其实,我们对五四青年节并不会特别陌生,我们从小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背诵了这段历史。这是为了纪念1919年的那群青年以及青年精神而设定的。

先来讲述一下它的起源。它的导火线是因为巴黎和会的谈判。

1919年,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这样的要求断然不能接受,于是青年学生站了起来。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队伍向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3000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年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远在郊外、未参加4日行动的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5月7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5月9日,为爱护北大,蔡元培怀着复杂的心情秘密出走。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并组织“护鲁义勇队“。

学生们的努力,最后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在五四运动中,也有一些代表人物,他们身上凝聚着一种青年精神:


陈独秀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于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的火炬,陈独秀也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大钊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一个社会的青春与活力,首先发自青年。

五四运动背后的人物是学生,青年群体,而承载的精神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我们要带着1919年的芳华,来面对2018,虽然处于和平时代,但青年的追求不能放弃。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节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不辜负青春年华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五四青年节之际,人民日报推出重磅微视频,记录下那些“青春的逆行”,突然的安静,意外的困境,生活的停摆、世界的停顿我们只有忍耐我们必须面对。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被艰难打磨后的成长,是被现实压不垮的肩膀。

是用真诚温暖希望,是用简单成就梦想,是用坚韧治愈伤痕,是让自己超越自己。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这是我们的青春,逆流而上,这是我们的未来,不甘平凡。为抗疫的青年们点赞,00后她们不再是孩子,她们承担起了社会的责任!

今天是第71个“五四”青年节,能回望一下个人的青春岁月或寄语今日之青年人吗

今天是7I个“五四青年节”,值此我以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小诗寄语广大青年,愿他(她)们珍惜时光,莫负流年,百尺竿头,再创佳绩。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五四青年节历史有哪些

一、节日起源

1、事件介绍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二、爆发原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