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掉驼背的坏习惯?为了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偶尔重揍好吗,打完了想剁自己的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怎样改掉驼背的坏习惯

我们所说的驼背探头(头前倾)的体态问题——其实是上交叉综合征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又被称为近端或肩带综合症,大多是由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的。

后上背部比如菱形肌和颈部肌肉肌力比较弱,而前侧肌肉比如胸大肌又很紧张时,就会形成上交叉综合征,如下图所示,也是很形象的一种命名方式。

上交叉具体在姿势上表现为头前伸颈椎前凸增加圆肩胸椎后凸增加翼状肩,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不良体态,大多都可以归为上交叉综合征。

那么除了直观上的感受,怎么来更标准的评估自己的体态呢?

体态评估方法

标准的体态评估,让评估对象自然站立看侧面标志点:外耳孔、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前面(髌骨后方)、外踝前2cm。

当这些标志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就说明体态还是好的,若不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心和力线有偏移,可能就存在体态问题了。

上交叉综合症的危害

◆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长期处于这种异常姿势的人群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发生变直或反弓。

◆ 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上交叉综合症常导致胸廓畸形内脏压力改变膈肌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影响呼吸循环及消化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膝过伸及下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患者的重心常处于下肢前方,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膝过伸下交叉综合症。

正确的康复方法

既然是肌肉不平衡,那么就要从肌肉训练入手。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强薄弱肌肉

◆ 牵拉胸大肌

1、弓箭步屈膝,肩外展90度,同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

2、收紧腹部,身体像前把肩向后打开,牵拉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将身体稍向对侧旋转。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牵拉胸小肌

1、姿势与胸大肌牵拉相似,但是需要肩外展135度。

2、收紧腹部,同侧手做点赞的动作竖起大拇指朝向后方。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肩胛提肌牵拉

1、收住下颌,用对侧手抱住头部使颈部整体往对侧偏。

2、感觉到有牵拉感的位置停下,再做对侧肩胛骨下沉的动作。

3、牵拉时间为30秒到1分钟。

◆ 肩弹力带后背肌肉训练

1、双侧手卡住弹力带,手腕保持中立位,不要耸肩,肩胛骨缓慢下沉。

2、做的时候感觉到肩胛骨往里收紧,同时上肢不要用力拉弹力带,只感觉到后背肌肉发力。

3、每组重复10到15次,每天两到三组。

◆ 贴墙滑墙训练

1、收住下颌,让背部、头部和手臂紧贴墙壁。

2、收紧腹部,不要耸肩,将肩膀放松沉下来。

3、整个手臂贴着墙面往下滑,滑到目前的最大角度。

4、每组重复10到15次,每天两到三组。

上面几个训练动作偏向于肩,下面整理几个缓解颈部问题的训练~

上斜方肌牵拉(注意低头~)

斜角肌牵拉

颈部麦肯基

颈后肌群加强训练

结合正确的看手机和拍照姿势,尤其是正确的坐姿,改善会越来越明显哦~

今天的锐博小课堂就到这里啦,避开上交叉的雷,拥有一个好体态,在这个夏天的尾巴上也要美美哒~

为了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偶尔重揍好吗,打完了想剁自己的手

深夜看到此问题,感觉你肯定比较苦恼,所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我是不赞成打孩子的。我认为打孩子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可是我也是一名家长,我的儿子三岁了,非常之调皮,我有时候也扬言要打他。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实施。

我认为你的问题应该先处理的不是你打孩子的问题,而是要改变他的坏习惯。这才是你的问题重点。

你的孩子多大,他的坏习惯是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你应该从如何去掉他的坏习惯而努力。既然打只是你的一个方式,不知道你的方式见效吗。既然你打过他比较后悔,说明你对于自己的做法也是不认可的。我认为你可以多多看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它会对你的教育孩子方面多有帮助。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下,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他缺乏安全感。以后还是少打孩子,而且你还是重揍,这是不对的。孩子虽然属于我们,但是他们也属于自己,建议你多和孩子谈心,多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做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一起共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如何改掉脱口而出的坏习惯呢

脱口而出的确是个坏毛病,好听一点是心直口快,难听一点是没心没肺。可别小看这个毛病,“祸从口出”,一句话没说对,引起口舌之争,引起矛盾,引起公愤,引起动手动脚,引起血光之灾,引起后患无穷。

说是习惯我不认同。你们仔细观察:那些脱口而出的人,只对同学、同乡、同事说话随心所欲。而对严厉的父亲、严肃的老师、严格的领导,你看他敢不敢?敢说就是笨蛋、莽夫一个,就挨揍、挨批评、挨整,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如何改掉脱口而出的坏毛病呢?

一是心存敬畏。把所有的人都当作父亲、老师、领导对待;

二是想好再说。我们写一篇文章,尚且先打腹稿,再打草稿,再修改,再补充,再润色,再定稿。对说话呢?也应该“三思而行后说”。这样避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