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王子读后感?王尔德童话,他的读后感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6

快乐王子读后感

  版本1
  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实话实说,没有一次让我快乐。这种充满了痛苦、反讽和沉思意味的童话,在童话里是不多见的。并且,王子没有遇到公主。通常的王子都会遭遇到公主,不说是终成眷属吧,也有一段缠绵的故事。但快乐王子和公主没有丁点关系。
  当然,在这个故事中,也有一位芦苇公主,可惜她遇到的不是王子,是一只燕子。即使这位和燕子相识的公主,身份也很是可疑。听听燕子的朋友是怎样描述这位公主的——“她一贫如洗,亲戚又太多了点……”天!这哪里是公主啊?活脱一个社会底层关系复杂的乡下姑娘。
  好了,不说公主了,单说这位变成塑像的快乐王子吧。他浑身披戴着金箔,眼睛是蓝宝石的,剑上镶着红宝石……真一个金镶玉嵌、通体华贵的幸运儿啊!但是,且慢。在晴朗的秋天的夜里,快乐王子落下了泪水,因为他看到了受苦受难的人民,看到了人世间的不公和剥削,看到了丑陋和凄凉……快乐王子企图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他的子民。于是,他先是把剑上的红宝石,送给了一位为女王最宠爱的宫女赶绣舞会礼服的贫苦母亲,她的孩子正在发烧。然后,他又托小燕子把自己的一只眼睛——一颗蓝宝石,送给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剧作家。把另一只眼睛——另一颗蓝宝石送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他把自己全身披挂的金箔,也一片片地分送给了全城的穷苦百姓……快乐王子一无所有了,他的心因为严寒和悲痛,裂成碎片。快乐王子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我说这篇童话充满了反讽和沉思,是指在快乐王子这样的献身精神之下,遭到的却是嘲笑和诋毁。那些市议员们说,快乐王子变得多么寒酸啊,他比一个乞丐好不了多少,于是他们就推倒了王子的塑像,把他放到熔炉里焚烧。即使是那些接受了王子无私帮助的穷苦人,也无法理解王子的慈悲和博爱。得到了红宝石的母亲并不知道这天降的福气是从哪里来的,得到了蓝宝石的剧作家,居然认为这是哪个崇拜他的阔佬送来的,以为终于有人赏识他了。那个得到了王子另一只眼睛的卖火柴的小姑娘,干脆把蓝宝石当成了可爱的小玻璃珠……王尔德的笔触是锋利甚至有些残酷的,他不但在童话中,不动声色地抠出了王子的双眼,炸毁了王子的心脏,而且还要让这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处于不被人理解的暗夜里,让人在痛楚之中更有无法排解的悲凉之感。

  说句心里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在整卷童话中,一到“快乐王子”这一篇,我就会手指捻动,飞快地把它翻过去,避开读它。虽然我承认它感动我,震撼我,使我警醒。但我在情绪上,害怕这种撕心裂肺的酷刑式的献身。我敬佩王子,但我觉得他太痛苦了。

  当然,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正如王子在童话中说的——真正不可思议的是人间的苦难。

  作者王尔德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严峻到他在童话的结尾,把这个无解的球,抛到了上帝的手中。上帝说,王子铅做的心脏和冻死的燕子,是世上两件最珍贵的东西。让快乐王子住进我的金城,让燕子永远歌唱。
  关于王子,咱们就暂且说到这儿,现在再来谈谈在童话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那只进了乐园的燕子,代表着什么呢?
  那些关于燕子的文字,总是让我想起一个活泼的小伙子,有着栗色的头发和一双滴溜溜转的眼睛,身手敏捷,伶牙俐齿。当然了,实际上,他也真是一个小伙子,因为他向纤细的芦苇公主求爱,还认为芦苇随风摇摆是有点卖弄风情……看来,他不但是在热恋中,而且还多疑和小心眼呢。
  燕子是热爱旅行的,他一次又一次地描述着遥远的埃及,占了很大的篇幅。甚至因为他不能容忍未来的妻子安于在家,而中断了和芦苇公主的恋情。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但燕子终于没有飞到埃及,他成了快乐王子忠实的仆从和信使,他准确无误地执行了王子的指令,而且在王子失去了双眼之后,忠心耿耿地为王子的事业奋斗,深情地爱着王子,最后在严寒中死去。燕子是令人感动的友谊化身,他正直幽默见多识广,还有一点点的吹牛(我总是怀疑他所讲的埃及,是他亲眼看到的吗?夸张了吧)……
  最令我感动的,是小燕子对待王子的忠诚。那是一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感情。为了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友谊,燕子离开了自己的伙伴,放弃了自己的旅游梦,忍饥受冻,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燕子是一个侠义的志士。
  “快乐王子”这篇故事,是童话中含意比较复杂一篇的。心脏和燕子,象征着悲悯和献身吧?不同的人,或许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对我来说,它是忧郁和感伤的,当然,也有饱满的期望,王尔德为它加上了一条光明的尾巴。但我始终以为,真正的快乐,是生长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版本2
  小时候的我,伴随着童话成长,单纯的目光只注视着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爱情,潜意识里,童话就等于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年轮的一圈圈增加,单纯的目光逐渐多了些什么,再次翻开童年的伙伴,才知道原来童话不仅仅只有美好的爱情……
  单纯、幸福的快乐王子似乎就是小时候的我们,不谙世事,生活在自己的宫殿里,每天和小鸟聊聊心事,和蝴蝶翩翩起舞,在平静的湖水中看着自己幸福的笑脸。直到有一天,快乐王子幸福的死去,终于走出了那个把自己困住的包围圈,站在了那个充斥着贫苦与丑恶的城市中央,才明白,原来现实有的不仅仅是幸福。
  幼年的我们,困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以为每一片天空都如同自己头顶上的一样湛蓝、清澈、无暇,就算某天,暴风雨洗礼了天空,我们也曾以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着如同房顶般坚硬的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慢慢走出自己的保护圈,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干净、纯洁、幸福。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着一位年轻貌美的母亲照顾,在耳边轻声慢语,用纤细的双手为他裹紧衣服,抵御寒风,在他彻底放开嗓门,嚎啕大哭时,塞上棒棒糖,告诉他世界是甜的。你看,远处的天桥上,两位母亲正坐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紧紧的依靠在一起,而她们的孩子正分别在桥的两头朝着匆匆走过的路人伸出稚嫩小手中紧抓着的破碎的小碗,想要乞讨那一两个铜板来填饱自己和母亲那要求并不高的肚子。当硬币敲打碗壁发出“叮”的清脆声时,孩子就会跑到母亲的身边,和母亲一起咧开那干裂的嘴唇。
  不是每个年轻人都事业有成,衣冠楚楚的坐在自己的宝马车里,在旁边的座位上放着一束鲜艳欲滴的玫瑰花,准备去接那美艳动人的女子,开始今晚的烛光晚餐和欢乐时光。你看,地铁的那个角落,一个衣着单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静静地低着头拨弄着自己手中吉他上的琴弦,调好琴弦,他开始了自己的浅吟轻唱,低低地略有些沙哑的嗓音唱着一首慢慢的幽幽的小调,虽轻却有着穿透力的声音碰撞到墙壁而散落到每个角落。面前的空琴盒静静地张着嘴巴,似乎也想发出什么可以代替主人那日夜操劳的嗓子,可是无能为力的它只能陪着主人一起等待着,等待着今晚的一个面包或一碗面条。
  不是每位老人都有着一个美满的晚年生活,坐在客厅的中央,看着子子孙孙在自己的面前围绕,为自己递来水果和清茶,或者拎着鸟笼,走在小区草坪中的那条小路上,看到石椅上正用棋子厮杀的老人们,便停下脚步,凑上前去。你看,马路对面的那个商场门口,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盘腿做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紧紧地裹住自己瑟瑟发抖的身体,想要阻止那刺骨的寒风对自己身体地侵袭,花白的头发和胡子相连,就像是被口香糖黏在了一起,身前的碗盆早已生锈,却仍旧装载着路人对老人的那一丝丝怜悯。
  世界有光明就会有黑暗,天空有被阳光撒满、驱走黑暗的那一刻,就会有被黑暗吞噬、占领的那一瞬,城市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就会有肮脏、丑陋的角落。
  年幼的我们是王子,而现在的我们就应该是那只为了王子耗尽最后一刻生命的燕子。
  走上天桥,为孩子送上一块面包,他一定会开心地跳起来感谢你,然后满心欢喜地跑到母亲的身边,一起分享他们今天的晚餐。如果你注视他的双眼,你会发现孩子眼中那满溢的欢欣和感谢就快流出双眸,一块面包就会让单纯的他们高兴整个晚上,也许在深夜当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哄他睡觉时,他还会因为想起你的面包而安然入眠。
  走进地铁,在浅吟轻唱的年轻人的空琴盒里放上十元钱,告诉他,我喜欢你的声音,你的歌,让他明白你对于他有的是欣赏,而并不是同情,也许他会抬起头看着你,跟你说声谢谢。因为他的尊严告诉他,他需要的不是施舍和怜悯,而是鼓励和欣赏。或许某一天在他无法坚持下去的那一刻,他还能猛然记起,曾经也有人欣赏过他。
  穿过马路,走到老人身边,为他送上一杯热水,温暖他的手,他的心,让他能在刺骨的寒风中感受到那一丝丝的温暖,虽然微弱,却又如此强烈,看着水杯中冒着的热气,心都开始暖了起来。也许在某个清晨,噬人的寒冷开始侵蚀他的生命,无力的感觉遍布他的全身,沉重的双眼无法感受光芒的刺痛,突然,他想到了那杯温暖的水,渐渐的,那种感觉蔓延开来,使老人又有了苏醒的勇气。
  世界有黑也有白,我们所需要只是用那一点点的白来填满这个天空,待到我们死后,能被天使带领到上帝的身边去。

  版本3
  这是王尔德童话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不仅仅因为自己读得早。文中结束了生之欢愉、死后悲悯世人的王子,絮絮叨叨真诚善良的小燕子,俗不可耐趋炎附势的大小官员,日夜挣扎难见光明的穷苦人们,共同构成的一段故事,就像快乐王子身上的一片金叶子或一粒蓝宝石,曾长久地在我内心某处闪闪发光。而这一次的重读,是在唤醒记忆,更是在涂抹新的光彩。

  快乐王子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快乐、享受快乐,也许,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