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萨耶夫纪录片(车臣是个什么组织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车臣是个什么组织

车臣,就是车臣共和国。大家听地最多的关于她的消息,就是车臣战争和其恐怖分子。
车臣共和国(俄语: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车臣语: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是俄罗斯联邦的南部联邦管区的其中一个共和国,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
官方语言 俄语、车臣语
首府 格罗兹尼
总统 谢尔盖·阿布拉莫夫 (代总统)
总理 拉姆赞·卡德罗夫
面积 17,300km²
人口 不明
(1997年) 862 000人
货币 卢布(RUR)
时区 UTC +3
历史
自15世纪鄂图曼土耳其军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伊斯兰的阵营,便缓和了与鄂图曼土耳其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车臣在18世纪被沙俄征服,之后一直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的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原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造成一场十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之后,双方的冲突不但一直没有平息,还让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结果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驳斥了分离主义思潮,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以绝对优势的的实力结束了车臣分离主义势力。之后,双方冲突依然如前。至今还没平息。
车臣人民认为俄罗斯声称的反恐行动实际是大屠杀,第一次车臣战争及第二次车臣战争本质上是殖民战争,十数年间,有30%车臣人遭到杀害,国际社会却置之不理,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她们搜集并纪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像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
2004年5月9日,车臣发生炸弹爆炸,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现时由谢尔盖·阿布拉莫夫暂代总统职务。
2006年3月4日,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共和国新总理。
附:车臣战争爆发以来大事记
俄罗斯媒体称车臣匪首巴萨耶夫已在2006年07月09日的一次特种作战行动中被击毙。巴萨耶夫10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的“心头之患”,他被击毙可以说是终结了俄罗斯长达12年的恐怖梦魇。以下是车臣战争爆发以来大事记:
1994年车臣地方领导人宣布独立,俄罗斯派遣部队进入车臣共和国打击反政府武装。
1996年战争导致约50000人丧生,车臣许多城市毁于战火,俄罗斯和车臣反政府武装达成协议,俄军撤离车臣。
1999年 车臣分离分子在毗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活动;300人死于莫斯科和俄境内其他城市的爆炸,俄当局指责车臣分离分子是幕后策划者;时任总理的普京对车臣发动地面和空中打击;最为激烈的交火于2000年3月结束。
2000年 普京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2002年车臣武装分子在一家莫斯科剧院内将800人扣为人质,130名人质和41名车臣武装分子丧生。
2004年9月1日:30名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南部城镇别斯兰的一所学校,在两天的对峙后,至少331名平民死于交火和爆炸。巴萨耶夫声称负责。
2005年 俄罗斯军队击毙车臣匪首马斯哈多夫;武装分子对邻近车臣的卡巴尔达—巴尔卡里亚共和国的警察局发动了一系列袭击,巴萨耶夫声称策划了此次袭击事件,139人在袭击事件中丧生,其中包括94名武装分子。
2006年 据报道巴萨耶夫被俄罗斯特种部队击毙于印古什共和国。

车臣怎么变成了俄罗斯的了

车臣共和国位于海拔4493米的俄罗斯联邦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北侧。其南部与格鲁吉亚为邻,北部与俄联邦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奥塞梯—阿兰自治共和国接壤,东部、西部是俄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车臣国旗
。之后一直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的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4年,俄罗斯当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但是车臣武装一直拒绝放下武器,致使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杜达耶夫在这场战争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车臣非法武装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后,俄军被迫撤出车臣。1997年1月,阿·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后,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1997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驳斥了分离主义思潮,出动10万军人,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0年2月初,俄军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平叛行动的决定性胜利。6月8日,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实行总统直接治理,由总统驻北高加索代表卡赞采夫具体落实。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临时政府首脑。2001年初,普京下令将清剿车臣残匪的任务由国防部移交联邦安全局。在车臣成立政府和常设行政机关,任命原斯塔夫罗波尔政府首脑伊里亚索夫为车新政府总理。这标志着车开始从战争状态转入正常状态。2001年2月起当局从车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