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一生做过三次皇帝 是哪三次?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和李玉琴离
发布时间: 2023-07-06

溥仪一生做过三次皇帝是哪三次

第一次晚清皇帝(1909年到1912年)第二次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第三次伪满洲国(1934年—1945年)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1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续承大清基业之愿。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奥斯卡金奖。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我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和李玉琴离婚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请您阅读李玉琴自己说的话:我与溥仪离婚不是为追求真正的夫妻生活。导读:她说,我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个夫妻生活而要和溥仪离婚,我所以提出离婚实在是呢一是溥仪什么时候释放没有期限,我无边无沿地等下去,再一个呢就是我的政治压力太大了。凤凰卫视6月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再来讲一讲溥仪的第四位妻子,福贵人李玉琴的故事,1943年春天祥贵人谭玉玲过世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尸骨未寒,当时溥仪心中悲痛异常,但是吉冈安直马上就拿来了很多日本女子的照片,非让溥仪从中选择,娶日本女子无异于在自己的床头替关东军司令官安了一个耳目,溥仪迫于压力决定找一个年幼的中国女孩子作为结婚对象,一是好管理,二是摆脱日本人的逼迫,后来吉冈安直又拿来了60多张中小学校的女学生的照片,让溥仪来挑,结果就选中了南关国民优级学校的李玉琴,当时她才15岁,只是个小学生,可以说是既不懂人情世故,也没有社会经验,而溥仪呢仅仅是把她当做任意摆布的一个棋子来抵御日本人的安排,由此把她纳入宫中。解说:我对不起她!她原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品行挺好的,十五岁嫁了我住进了长春的宫里,因为和我在一起的关系,她也沾上了不少坏习气:任性啊,骄横啊,不过,现在又变好了,真的变好了。王庆祥:整个李玉琴入宫的这个过程其实还是吉冈安直在背后一手操纵的。黄焕新(李玉琴之子):因为是很无助的老百姓的女儿,面对那么强大的军政的势力,请你去你不敢不去,也不能不去。解说:李玉琴出身于长春的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成为了溥仪的第四位妻子。王庆祥:溥仪为什么能够当时连这样的家庭出身都选?因为他当时其实目的不是在于选一个妃子,其实就是和日本方面玩了一步棋,李玉琴其实就是在这步棋盘中被使用的一枚棋子。黄焕新:大致就是在不到15岁的时候以这个进皇宫读书这么一个名义被请到宫里边的。解说:入宫后,李玉琴对溥仪的最初印象很不错,和蔼可亲,又关心人,然而对于一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来说她的命运已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王庆祥:她当时入宫的时候呢那个名义是进宫读书,而且不收学费,而且有非常高明的授课师傅,她觉得她自己才念到优级学校嘛,就是高小嘛,能有这样的机会不很好吗,她是奔着这个来的。黄焕新:一个15岁的小女孩,花季的一个少年她要读书,要游戏,没有完成她的成长过程就为人妻了,这个思想弯子呢我想每一个女孩都不好那么转。解说:宫里的一切对李玉琴来说都是新鲜的,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却未见有人提读书一事,李玉琴已经明白吉冈安直找她来并非读书,而是要把她嫁给这深宫大院里的皇上。王庆祥:那么册封之前溥仪也还是像册封他先前的那些妃子一样,都要让这个被册封的人先立个笔据,就是你得亲笔写一个规矩,你进来以后你得按照这个规矩办这才行。赵继敏(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溥仪给她规定了二十一条,都是一些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这些束缚她的。王庆祥:说到底是什么呢?你一切都是遵从皇帝我,你不能有任何违反,你不但表面言行举止不能违反,你在内心深处头脑深处也得把这些东西作为你真正信仰的规矩。黄焕新:不许这个,不许那个,说你抄,抄了以后你背,你以后要遵照执行,她看了半天最后莫名其妙就写出一个死亡的死字来,溥仪看了以后大发雷霆,从这个小事也可以反映出当时她是最初做成这个皇妃的时候呢是抵触的,是要反抗以一种少女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来反抗。解说:如果说二十一条限制了李玉琴在宫里的自由,那么接下来的六条让李玉琴与宫外也断了联系。王庆祥:这个六条是约束李玉琴的家属,在过去倒是对文绣,对谭玉玲我倒没发现还有这六条,为什么单独对她?那很显然嘛,就是因为出身一个那么穷人的家庭里头,而且又都在这个同一个城市。赵继敏:那么最严酷的一条就不允许她的家人进宫来看望她,所以李玉琴她弱小的应该说15岁还未成年那么她思家心切,所以在这个宫中她就像鸟儿一样被养在宫中。王庆祥:就是自己把这二十一条,把这六条都抄了一遍,抄完了以后溥仪告诉她,你把你抄的这个二十一条和六条拿到佛前,神佛前去焚烧吧,让神佛保佑你,也保证你能执行这些规矩。赵继敏:那么她生活的空间也仅限于同德殿和东御花园,那么东御花园就变成她倾泄思想之情的一块地方,那么东御花园当年修了一个假山,那么李玉琴呢也经常登到这个假山上去,望着她家的方向,所以说还有一种说法管这个假山叫望家山,就是指这个李玉琴说的。解说:对于李玉琴来说,这些禁令就像是用金丝编制的笼子,把一只活泼好动的小鸟牢牢地关在里面,李玉琴必须事事遵从这些禁令,无条件地服从溥仪。王庆祥:她会议呀,她在宫里那两年多真的,就是除了溥仪除了那个御医,除了那个吉冈安直和那个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她就再也没见过别的男人。赵继敏:看电影它有一个叫闭关风,说不让别人看到这个妃子要回避,所以说别人都是在之前就进到里边,等这个溥仪和李玉琴进到这个放映厅的时候要关灯,然后他坐在这个宝座之后才可以放。王庆祥:等电影放映完了,先不开灯,因为演电影就是黑的嘛,电影结束了还是黑的,然后让那些祖侄,溥仪的亲属先从两侧全都撤走,再没有别人了开灯,然后溥仪带着李玉琴再走出来,所以就是这种环境下都能够把这种见面什么什么这种都能够避开,当时溥仪也是非常用心。陈晓楠:李玉琴进宫以后可以说完全失去了自由,只为溥仪个人服务,比如说溥仪往往一到贵人的卧室就喊倦了,往床上一躺,让贵人给他唱歌、讲故事,或者谈点趣闻,他的口头禅是快用你那天真活泼让我高兴高兴吧,规定当中居然还有这么一条就是不许贵人愁眉苦脸,可这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