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传奇一生(仓央嘉措——玉树临风的少年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仓央嘉措——玉树临风的少年

我想象着去藏区的每一个细节,想象着那雄伟的宫殿里曾经入住着怎样的一位少年情郎。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耳边依稀响起了阵阵歌声。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迷,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在匆促的生命旅程中展尽命运的神奇,三百年来为后人所追索和探奇。他也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的唯美诗篇感动着后世里的无数男女。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当今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人物之一。
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罕有的爱。以不喧不嚣之心去言明爱的正身。终了却依旧是虚空不灭,甚至带来血光不止。  
他是传奇,把绮丽的人生隔成两段,一段向着佛前的莲花,一段向着月下的红颜,他用唯美的诗篇感动着后世里的无数男女,在匆促的人生旅途中展尽生命的传奇。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他的炙热,他的执着,他的反抗,他的无奈,让人随之心痛。有人说他不守佛规,可谁又知道他的心酸,他的惆怅!
“世间要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那么的绝望,那么的让人心碎。这一切,他无法改变,所以,他宁愿化为青海湖中那最平凡的一滴水珠,以他的情,他的诗,让后人迷恋他,赞美他追随他。
“与卿在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一个曾经笑靥如花的佳人,为了这句承诺承受了生生世世,经历了寻找不到的痛苦,那美丽的面庞,在生生世世的回眸中,经历了枯萎和衰亡。可他却只能在无奈中低吟着“不负如来不负卿”,叹息世间无全法,既负了如来,又负了那个倾城的佳人。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能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些令人梦里向往,追忆的绝美诗句,怎能不让人为之神驰,为之感动?也许他对她的爱慕之情只能放在诗中去宣泄,尽管描写的爱情美丽至极,仍然掩盖不住那种对爱情渴望的缕缕情丝和凄凉的美丽,也许他心中不只是一个女子,甚至可能是若干个,但是传递的那份爱意却是那样的美丽纯洁。

三百年来,经殿中的香雾,依然袅袅绕绕,屡屡不绝,虔诚的信男善女们,依旧神色庄重地转动经筒,可就算是把经筒转遍,也终是无法触摸到他那诗意般的温暖,诗人的灵魂早已随着仙鹤朝着格桑花开的地方,朝着梦中的理塘,悠然飞去。
爱情是他生命中的唯一,那世间最美的情,如一朵雪莲在苦雨凄风中盛放,雪山上永存着他瞻瞻的目光,转经筒上刻满了他的诗行,无数的咏叹,无数的遗憾,叠加成玛尼堆上七彩的经幡,那些在藏民口中反复吟唱的歌谣,停留在上面,随风一起走远,却铭记于人们的心间。那垒好的玛尼堆,即将被高原的风和雨无情的风化,可诗人的那颗心,却如同一颗在不经意间投入心湖的石子,让后世的痴情男女,涟漪轻荡。
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高原强劲的风,吹落了枯黄的秋叶,连天的衰草,已将诗人的足迹覆盖的无影无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独不见他悲情的身影,岁月的风沙,已将他无声无息地掩埋,风声中再也听不到那摇动经轮的吟唱,可他的情诗却如同那东山顶上升起的一轮红日,永远照亮芸芸众生的心灵。
我愿拿着前世佛触摸过的转经筒,一路觐见,穿过历史的迷雾,走近仓央嘉措,触摸他的温暖,在高高的经幡下,聆听一宿梵唱,闻一闻那能驱魔辟邪的藏香,数一数那些祈福的玛尼石。

仓央嘉措是怎样一个人他写过什么

人们说,他是佛,但他写尽了人间婉转凄美的情爱;他沾染了太多俗世人情,却被生生推上至尊的高位,不过没有实权,算是一个傀儡。他在自己的诗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还有……一种无奈。因为他一生的爱情也是坎坷曲折,转瞬间,世事沧海……
岁月如斯,人生如斯,仓央嘉措的一生虽短,但他留下的诗篇却在三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还有见或不见,被改编成歌曲了,宫的片尾曲。
如果今生未曾相见,我们就不会心生爱恋……这首诗也是我喜欢的,你可以去听相思十诫这首歌,也是这首诗改编的,很好听。
所以,除了活佛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诗人。

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杜齐《西藏中世纪史》对其评价:年轻的仓央嘉措在其中成为受难者并非角的若干事件,他的结局 、乃育护法神显示的预言
,这一切都使人们原谅他的弱点。现在人们又普遍对他怀有好感了,他的奇怪举动被解释为神的一种朦胧隐晦的行为。张松操:仓央嘉措是被造的神,他的叛逆却否定了造神运动本身

南开大学文学教授荣立宇对其评价:仓央嘉措是藏族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整个藏区家弦户诵三百余年,深入人心,脍炎人口。

李学琴对其评价:仓央嘉措采用这种格律,写下了脍灸人口的《仓央嘉措情歌》,又推动`谐’体情歌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藏族情歌中一种影响大、流传广的诗歌格律,而与多段回环的`鲁’体情歌相抗衡。

尼玛贡神山和仓央嘉措

1. 仓央嘉措关于神山的诗句
仓央嘉措关于神山的诗句 1. 有关仓央嘉措的诗句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2. 仓央嘉措的经典诗句
1、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