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校讯通首页(现在很多医院都叫某大学附属医院,那医院院长归大学校长管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现在很多医院都叫某大学附属医院,那医院院长归大学校长管吗

怎么说呢?现而今的所谓“附属医院”都快“烂大街”了!只要是个医院,都得弄块“附属医院”的牌子挂挂,搞得似乎不挂块“附属医院”的牌子就“低人一等”似的!就连四川省人民医院那样在四川省内排名第二、仅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特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居然也“随大流”、挂上了“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的牌子……甚至连很多县级医院,也都挂上了“某某大学附属医院”的牌子。

在这些所谓“附属医院”中,“原配”的附属医院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其实都是“二婚”。就以四川的两家“大咖”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来是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来华西医科大学成建制并入了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是成都一家最“老牌”的大学附属医院,从民国时期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开始,到新中国的华西大学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再到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这所医院都是其附属医院,是典型的“原配”附属医院!

而四川省人民医院,一直都是一家独立建制的医院。本人在成都读书那会儿,四川省人民医院也只是加挂了一块“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的牌子而已,从来也不是哪家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可前些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居然也“随大流”,挂上了“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的牌子,这就是典型的“二婚”附属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组织、行政上完全隶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领导班子都是由四川大学有关部门直接任命的,其中有一些还是由四川大学的校领导兼任的。而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仅仅只是业务上的合作关系,四川省人民医院为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其他一些协助,同时加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的牌子。四川省人民医院在组织、行政上依然隶属于四川省卫健委、而不是电子科技大学。简单说就是,四川大学可以任免华西医院的院长,但电子科技大学无权任免四川省人民医院的院长。

综上所述,“原配”的附属医院也叫直属附属医院,组织、行政上皆隶属于大学或独立建制的医学院,与大学的其他学院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大学的“二级单位”。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时还加挂了“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牌子。换句话说,它既是四川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时还是四川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与四川大学的文学与新闻学院、机械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等并没有本质区别。这里顺带吐槽一下,别人家都直接叫临床医学院,就四川大学非得把华西两个字加上、叫什么“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后本人回江苏工作,“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经常被人当成是“本三院校”……

“二婚”的附属医院也叫非直属附属医院,它与大学之间仅仅只是一种业务上的合作关系。在业务上有关联,但组织、行政上仍然隶属于卫健委系统。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所谓“附属医院”,其实都是这种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业务领域,大学无权任免医院的领导、也无权干预医院的日常运营。

成都大学校长为什么至今没有回应毛洪涛事件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沉默并不代表没有想法。该说的迟早的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22新农合缴费“补助”即将截止,逾期补交最低900元!你交吗

新农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今年个人缴费350元、财政补贴550元、住院最高可报销75%的费用,这是一项幅射面很大的惠民政策,非常划算;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如果不缴纳医保、一旦生三病住院,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二十几万元,那可要卖房、卖牛给医院送钱啦,医生的手术刀在手、没钱是不会轻易给你动手术的;

建议:自谋职业者、城乡民民、还是乘早将医保费提前缴上,避免错过交款期、自己还要多出550元的费用,一天节约一元钱、就是全年的医保费;

可别为了节省350元,拿自己的性命、将家产做赌注,太不值得!!!

成都教科院和四川省教科院,家长们该怎么选择

家长对“教科院”系列学校的追捧,主要还是看中了“教科院”其本来的身份。因为教科院,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成一个区域的教育智库,拥有数量众多的专家与名师,为“教科院系”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或者实操指导。

所以,这几年,我们也看到“教科院”系遍地开花,不止一个区域都在利用“教科院”这个龙头展开基础教育的办学实践。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高新区的“教科院”系列学校,这里所指的教科院,包含了两个对象:成都市教科院,四川省教科院。

那么,他们分别领办了哪些学校,彼此之间有何关联和区别呢。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西区)

先来说说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的“一校两区”,也就是家长口中的东区西区。东区的地址在高新区天府四街1717号,西区的地址在高新区天府三街1789号,从实际位置来看,其实是紧挨着的。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有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历史并不长,2017年才创办,所依托的就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业背景,然后按照公办条例设立。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西区)

其首任校长,是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所长、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有着中小学品格教育第一人之称的杨霖担任。

杨霖是成都教育圈的知名女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品格教育的研究和推广,这一点从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全人之品”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同的爱给不同的你”的核心价值观就多少能够了解一二。

2019年,杨霖离开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以后(现担任成都市郫都区华爱学校总校长),学校继任校长分别为:东区校长张铮、西区校长彭昌奎(西区我们会在后文专门说)。

张铮是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初中部原教务主任,杨霖在任时,他是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分管初中部的副校长。

彭昌奎曾在高新区新光小学、益州小学等校任职,是高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省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20余年。

关于东区,在这里跟家长们讲一个小细节。我们查阅了一下高新区2017年3月份教师公招中,当时的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没有公招一名教师。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学校全部是从现有教师队伍中择优内部调配而来。当时的选拔标准:市上一等奖不超过30岁,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奖35岁,特级教师不超过40岁。

据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一年级4个班,除一个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之外,全部是内部选拔的有经验的有编制老师(非代课老师),以5-15年经验的居多。

这一点,最终在教学上也有了对应的投射。据该校第一届的家长回忆,班上同学不多,学校老师经验丰富,认真负责,他们都很庆幸在第一届选择了这所学校,虽然最初也很忐忑。

2017年9月,成都教科院又领办了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仅有小学,是原成都高新区临江小学,创办于2014年)。

西区虽是后来加盟,但本身底子还是不错的。建校第一年,在高新区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家长学生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位于高新区第十;第二年飞速上升,位列全区第四;2017年加入“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后,社会满意度更是一度冲到了高新区第一。

不过,因为分了东区和西区,所以虽说是“一校两区”,这两个校区也没有逃脱被比较的宿命。

前几年,家长一直对两个校区的办学水平差异,存有较大争议,甚至在2020年,还有家长将“成都教科院附属小学东区西区师资配备不均”反应到了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