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为: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心思想为:离别的哀愁和对鲍浩然的祝愿。

诗人把明澈的水比作美女的眼睛,把青黛的山比作美女的眉峰,这极大地表达了浙东山水的美丽和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鲍浩然心灵的假设: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睛,是深情的;青黛的山是她爱人眉毛的最高点,她因为想念自己而皱起眉头。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只有一层理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

如何鉴赏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

这首词的副标题叫做“送鲍浩然之浙东”,根据词的内容可知,这首词是王观写给一个正要回浙东探望爱姬的朋友鲍浩然的。

鲍浩然眉飞色舞的神情感染了词人,但是,鲍浩然走后,难免词人自己会深陷“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的伤感。去年春色将阑的时候,身为翰林学士的王观因为一首《清平乐》词被污蔑为冒犯神宗的君威而被罢官,他为此还得了个绰号“王逐客”。罢官就罢官吧,无官一身轻了,不料拮据的经济状况使身边的美姬也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如今,又一年的春色将阑了,王观在季节的路口送行好友鲍浩然,好友到浙东还能赶上春天,赶上正在怀春的爱姬,而王观自己却只能继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舔舐伤口了。

暮春对于王观来说是恼人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两句说水是横流的眼波,山是蹙皱的眉峰。

③盈盈:脉脉含情。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想美人蹙起的眉毛。

要问行人到哪里去?到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去。

刚刚才送走美好的春天,而今又要送你归去。

到江南如果赶上春光,请务必和春光长相驻守。

拓展资料: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送友人鲍浩然去浙江东南,浙江东南素以山清水秀闻名,所以词从山水写起。作者把美丽的山水比嘴少女迷人的眉眼,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少女秋波流动、顾盼生姿的情态是最富魅力的,以次形容山水,那么“眉眼盈盈处”正是山清水秀的绝佳处,也正是友人要去的地方,因此是令人羡慕的。

作者又将送顺和送别联系在一起,叮嘱友人要留住春天。联系奇特,蕴含了作者想挽留友人又不忍挽留的深厚情谊。

全词将送别和惜春、山水和人情交织在一起表现,语带双关,比喻新颖巧妙,语言清晰自然,含蓄而耐人寻味。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