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即将“出伏”,处暑节气也到了,后面还热吗今年会有秋老虎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

在8月20日就已经出伏了,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经结束了。出伏以后第三天,也就是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即这周的星期五将迎来处暑节气了。处暑也就是“出暑”,代表着暑天结束了,天气要开始变得凉爽了。关于处暑节气,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是什么意思呢?处暑下雨有啥说法呢?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当天下雨了,农民会比较高兴。而在处暑节气如果下雨了,那农民就会发愁了。

民间认为在立秋的时候下雨了,那就是“顺秋”,这样在秋季的时候会风调雨顺不说,而且这次降雨可以缓解一下旱情,为正在茁壮生长的农作物灌溉,同时还有降温的效果。因此这样的秋季往往预示着农作物会大丰收。可是如果在立秋的时候继续是大晴天,那这样的秋季是“空秋”,而雨水不足的话稻谷的灌浆会受到影响,到了秋天收获时的产量也就会受到影响。

等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正常的年份一般是不会下雨的,在这个期间的雨水也很少。如果在处暑节气下雨了,就预示着这样的天气有点反常,在秋天的雨水会很多,而这样稻谷已经快要成熟了,并且马上就要收割了。这个期间下雨会导致稻子可能会烂在地里,因为雨水太多会导致谷物倒伏,灌上浆的谷子里还有不少水分,谷物就容易烂掉。这样不仅不利于农民收割,而且收割以后的稻谷也因为不能及时晾晒干而发芽。其实在处暑节气下雨太多,不仅对于谷物不利,而且对别的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像叶菜类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农民才会发愁。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在出伏节气如果下雨了,那后面还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这样也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也并不是适用于每一年的。有些年份,处暑节气到了之后,“秋老虎”厉害得很,但有些年份却并不会出现“秋老虎”,不过多数年份秋老虎都会如约而至的。

由此可见农民自古以来都是不太喜欢处暑节气下雨的。但是在处暑节气的时候下点小雨还是有好处的,如果是大雨就堪忧了。因为处暑后秋老虎就来了,而下点小雨可以很快地将气温给降下来,可是下大雨的话就不太好了。

即将“出伏”,处暑节气也到了,后面还热吗今年会有秋老虎吗

今天是8月19日距离处暑还有4天时间,民间都说处暑即“出暑”,意味着伏天过去天气转凉,但实际上每年的处暑节气前伏天就已经过去了,但是即便出伏日过去了处暑过后总会再热十几天,尤其南方地区感觉明显,人们称这种该变凉的时候却很热为秋后一伏“秋老虎”所致。那么这有没有道理呢?秋老虎又是何物呢?今年处暑过后天气会热吗?秋老虎会来吗?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逐条来解释其蕴含的千年节气文化。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首先,今年的出伏日是哪天呢?它和处暑节气有什么关联呢?

所谓出伏正是三伏天末伏的最后一天,而今年的末伏时间是8月11日~8月20日,所以出伏日就是8月20日。

至于它们的关联,这就要从北方的气候特征说起了。因为每年的出伏日都是处暑前的几天,而我国三伏天之所以炎热正是副热带高压气候导致,而出伏日时,副热带高压气候开始由北向南撤,并不会马上撤离我国领土范围,所以从北方的气候凉爽的时间来看,多半需要3天左右时间我国北方气候就有了明显的秋高气爽,所以,处暑又称为“出暑”,这属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而言,但南方仍然受高压气候南撤速度慢持续炎热。

处暑过后的天气炎热就是“秋老虎”导致的吗?秋老虎是何物呢?

在农村关于秋老虎的说法是这样的:有农民认为,每年的立秋过后就是秋老虎到来了,因为立秋在时间上确实是秋季的开始,但是从夏季三伏的时间来算,像2019年立秋却在中伏的末期,末伏天还未到来,所以立秋后本来天气仍然受副热带高压气候炎热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夏热未尽”,应该算是“夏老虎”导致的炎热,并不是秋老虎。

而秋老虎是指:出伏日后副热带高压气候开始由南向北撤离,如果到了处暑节气后,南北方干旱少雨,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50度,日照时间只比夏至最长时间缩短2小时25分左右,所以日照时间依旧不短,就会造成南北方该凉爽的时候不凉爽,而处暑后持续炎热的时间就是“秋老虎”所致的影响。而今年的处暑节气是8月23日十八点零一分五十三秒,其结束时间为9月8日六点十六分四十六秒白露节气,因此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正是说明了处暑过后依旧可以大盆洗澡,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露身洗澡了,可见天气转凉,而处暑到白露即是秋老虎的存在时间。

如此,秋老虎似乎年年来犯,那么4天后处暑就来了今年会热吗?

而对于处暑后热不热民间有很多的俗语进行了预测,像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公秋老虎爽,母秋老虎热”,以此民间对于早立秋和公秋老虎的判断方式是一致的,都是指立秋当日的时辰而定,如果立秋时间在0点到12点之间就是早立秋,或者公秋老虎;如果立秋在12点到晚上24点就是晚立秋,或者母秋老虎。

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凌晨三点十二分五十七秒,所以是早立秋和公秋老虎,因此从民间俗语预判上今年的秋老虎会比较凉爽,就我们本地来看,目前立秋后是秋雨不断,“利奇马”台风都来了,气候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现在未到出伏日就秋高气爽了,所以,我们这今年处暑后一定不会热了。而对于农业秋老虎更是秋收作物的“头号敌人”,因为少雨炎热会造成夏秋两季持续干旱,俗话说: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籽难保米。就是指此时作物已经结实,并开始膨大籽粒急需水份,缺雨自然难以籽粒饱满而减产,所以秋老虎事小,保证秋收产量事大,个别秋老虎干旱地区要注意抗旱保收。

处暑将至,做好“十个一”,助力安度秋冬,具体怎么做

处暑即暑止。处即止也,处暑即是暑止之意。今天就交处暑了,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十四位,是代表阴历七月的中气,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即秋季第一个中气。说明夏热暑气到此绝止停止,之后再无暑热,秋凉已明显,季节在变化转换了,所以在作息饮食上要作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变化。

至于说做好“十个一”那有揍满之意,也各有说法的,硬揍成十个一也是可以的。夏去秋临,少辛多酸,第一就加多酸这一味吧,秋季少辛多酸是有益养生与健康的。秋后藕熟是一鲜,尝秋鲜首数莲藕,这是所谓的食一白,藕有凉暑去热功效,可以润肺去燥,秋燥是必有的。秋来暑止,就要健脾胃,吃一肉,这一肉是指鸭肉,鸭肉具有开胃健脾去燥热忽郁之功效。秋来菊花开,饮菊花茶有润肺护肺去秋热燥作用,饮一茶,就饮菊花茶。秋来喝一汤,最好是做雪梨银耳汤,也可润肺去燥滋阴补肝肾。夏尽秋临,要学会揉一处,保护血管,疏通血管,那最好是接揉内关穴。暑尽秋来会有秋燥,要防热伤风,防一病就以防热伤风为主。熬夜对人身体是有大害的,要学会忍一事,这忍一事就是不要熬夜。秋来要护脾胃,护一处就是护脾胃。秋来阴长阳去,秋后要晒一处,即适当晒背补阳。

今天处暑,为何农村的老人说今天下雨不好,有啥说法吗

今天是8月23号,已经是2019年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了。说到“处暑”,民间的谚语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