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韩世忠为何不救岳飞?韩世忠有哪些贡献北宋历史上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到底是怎么死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韩世忠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韩世忠为何不救岳飞

  

  在史料记载中,岳飞入狱后,百官禁口不言,大家都知道秦桧的背后是宋高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敢出头为岳飞鸣不平?

  在有限的几个人中,恰恰韩世忠仗义执言,不但为岳飞鸣不平,还亲自跑去秦桧府邸,质问秦桧。且看史料——

  岳鄂王狱具,秦桧言:“岳云与张宪书,其事必须有。”蕲王争曰:“‘必须有’三字,何以使人甘心!”

  类似记载在《中兴纪事本末》、《宋史》《续资治通鉴》中皆有记载。

  韩世忠拜见秦桧,询问岳飞案情,他根本不相信岳飞会签字画押,承认自己篡逆。

  秦桧却说:“岳云与张宪写信这件事情,必须有(必须发生,一定要发生)!”

  岳飞被判处死刑,一个重要罪名,就是其子岳云写信给岳飞心腹大将张宪,让他组织兵马,起兵造反。只是,这封信一直都找不到,故此,此前审讯迟迟不能结案。后来秦桧换了万俟卨主审,直接一手操办了。

  韩世忠闻言大怒,争辩道:“单凭必须有三字,哪里能够让人心腹!”

  只是,秦桧表示,这并非他的意思,而是出自上意,即宋高宗的意思。韩世忠闻言,立刻就垮了。

  此后,韩世忠闭门谢客,不但再不与昔年麾下大将往来,并且还参禅论道,写起了诗歌。他经常身穿寻常人的衣服骑着毛驴外出,别人根本不知道那曾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韩世忠之所以如此,是明哲保身,也是无可奈何。对于营救岳飞,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单凭他质问秦桧,已经足够判处他死刑。若非是韩世忠有救驾大功,又主动放弃兵权,他一家子也被宋高宗给杀了。

  

韩世忠有哪些贡献北宋历史上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世忠,陕西人氏,和岳飞齐名的南宋名将,最后却是郁郁而终。

一,少年习武,勇冠三军。

韩世忠出生在1090年的陕西延安,今天的绥德,此时正是北宋哲宗年间。距离1127年北宋灭亡还有37年。他的家庭就是个普通农民之家,在古代,这是最底层阶级。

少年韩世忠就喜欢练习武艺,从小练得了一幅好身板,骑射功夫也很好。而且,性格豪爽,喜欢喝酒,很讲义气。

陕西地处宋朝的西北边疆,直接和西夏接壤,不时有战事发生。所以历来宋朝官府在陕西征募士兵,和西夏作战。这点,在水浒传中多有描述。所谓关西大汉,说的就是当时的陕西汉子。十八岁的时候,农民之子韩世忠也应官府招募,加入了北宋的军队。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人是天赋技能满值,生来就是创纪录的。韩世忠就是这样天生的军人,从军没几天,在军队的比试之中,韩世忠就脱颖而出,勇冠三军,可把上司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捡到宝了。

武艺如此出众,再加上胆略过人,才十八岁的韩世忠,马上就被提拔为小队长,管理十几个人。

随后,在历次的北宋和西夏的边境战斗中,韩世忠依靠自己的出色战功,逐级升迁。而此时韩世忠的表现,就和现代特种兵类似,既能上阵斩敌将,又能夜晚偷敌营,没失手过!可见韩世忠的武艺有多好!

试举两例:

一次,宋军刚到银州,西夏军把城门关住,防守严密。韩世忠奋力破城,深入敌营,杀死守城敌将,将其首级扔出城外。

城外的宋军士气大震,于是一鼓作气,杀散敌军,攻下了城池。

又有一次,宋军和西夏军野战,宋军不利。韩世忠眼见西夏军中有一将,衣甲鲜明,是个官儿,于是悄悄问俘获的西夏士兵,对面这个将领是谁?俘虏说道,这是西夏的监军驸马。

于是韩世忠提马挥刀出阵,一刀就斩了这个西夏驸马。西夏军造次打击,马上就溃败了。

二,累积军功,慢慢升职。

依靠着出众的武艺,韩世忠的早年,在宋军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职位也从普通一卒不断升迁,做到了进武副尉的级别。大家要问这个进武副尉到底是个啥级别?这是个武散官,意思是没有正式武官职务,但是有相应级别待遇,明白了吧?

到了1120年的时候,韩世忠立下了一样奇功,那就是在从征去征讨方腊的时候,自己亲入帮源洞,大战一场,生擒了方腊。依靠这样的功劳,韩世忠被晋为承节郎。这个依然是武官待遇,北宋武官待遇排名倒数第二,从九品。

这里,我再说一下,北宋末年的形势。此时的北宋,内忧外患,内有苛捐杂税花石纲压榨下的各处农民起义反抗,外有西夏,辽,金等外患。

这种战争不断的情况,对于一个武略过人的将领来说,倒是成就功名的时机。韩世忠正是在多次的战斗中,不断立功,官职也就不断得到提升。到了靖康元年的时候,韩世忠做到了统制的官职。这个统制,大概等于现代的旅长。

三,靖康之变,从龙有功。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东京汴梁,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虏,其余宫人,皇子皇女,都被一网打尽,押往金国。

唯独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由于不在汴梁,故而躲过了这场灾难。随后赵构继位,是为南宋高宗。韩世忠在此期间,率领所部成为高宗的近卫军,是高宗信任的将领。

不但如此,在不久后发生的苗刘之变中,高宗的统治权受到极大威胁,关键时刻,韩世忠率兵平叛,把高宗从悬崖深渊拉了回来。所谓功高莫过救驾,高宗对于韩世忠的忠心表现那是很满意的。

自此之后,韩世忠的官职升为节度使,独领一军,已经成为南宋举足轻重的大将。

四,抵抗金兵,建功一方。

此时的韩世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十八岁出门远行,事事需要上阵搏杀的小兵了,而是南宋的一名高级将领,担负着一个战略方向的防御重担。

苗刘之变后不久,金兵南犯,韩世忠率部迎敌,将金兵十万围困在黄天荡。

民间传说的梁红玉击鼓破金兵,就是说的这段故事。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所部围困金兵主力达48天之久,后来金兵才狼狈而退,这次胜利,大涨了南宋军民的志气。

随后,在大仪镇之战中,韩世忠又率部打败了金兵。南宋朝廷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此战列入了南宋编的《中兴战功录》一书。

纵观韩世忠的一生,前期一直是这样的立功、升官,再立功、再升官的节奏。

五,驻军楚州,防御金兵。

在取得两次大捷之后,韩世忠的官职已经升为节度使,宣抚处置使,率领部下驻军楚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

此时的韩世忠所领的军队,称为韩家军,与岳飞的岳家军齐名,是南宋朝廷的两支精兵。作为武将,已经几乎达到了军职的最高点。在此后数年,韩世忠部的存在,成为金人所忌惮的目标,南宋防御依靠的长城。

而韩世忠即使已经独领方面,依然保持了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优良品质,所以能得到士兵的爱戴。

六,朝廷生变,岳飞被害。

在楚州没几年,南宋朝廷内部又发生了变故。以前是岳飞,韩世忠这些将领是主战派,占据上风。而到了此时,以宰相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了优势。

秦桧和高宗联手,收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的兵权,并且害死了岳飞父子。

韩世忠因为拥立高宗有功,救驾高宗有功,所以高宗对韩世忠并没有下狠手,而是晋升其为枢密使。枢密使是宋朝掌管军事的最高官职,历来多由文人担任,仅仅有两次例外。

北宋是名将狄青,出身行伍,积功而至枢密使。南宋是韩世忠,同样出身士卒,以功劳出任枢密使。

但是韩世忠这个,属于明升暗降。虽然当了枢密使,但是没了兵权。高宗的气量不宏大,只想偏安一隅,不想光复北宋的版图。

七,辞官退隐,畅游西湖。

韩世忠眼见朝廷一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