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的励志故事(求中国女排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求中国女排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

1981年在女排世界杯首次夺冠,紧接着1982年又夺得女排世锦赛冠军,在接下来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摘得奥运金牌,实现三连冠,后来又连续卫冕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达成辉煌的五连冠霸业。虽然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起,中国女排逐渐步入低潮,但仍不时奋起,其中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又先后问鼎,这一次又连续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夺冠。单从奥运会成绩看,在连续参加的九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共拿到了3枚金牌1枚银牌和2枚铜牌……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许多人都有关注奥运会,对于奥运会也有比较深的认识。有些人则对奥运会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不管如何,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就好。以下是我整理的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1

  2015年郎平终可一偿夙愿,20年等一冠,她更值得。作为运动员,“铁榔头”毋庸置疑地被公认为中国女排实现5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转型当教练,她在1995年回国执掌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周期,她出任过美国女排主教练4年之久。2013年,她再次临危受命,扛起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争夺奖牌的重担。从1995年到2015年,郎平那近乎完美的教练生涯中,世界三大赛还欠她一枚正名的金牌。

  郎平出生于1960年12月10日,那是一个寒冻大地的冬日。由于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家”与“小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襁褓时期的郎平,身体虚弱,母亲常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需求,没有给过她特别的优待。对于这段生活,她的母亲坦然地认为:“那时的生活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母亲这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的思想,对郎平日后的成长影响颇深。

  郎平7岁那年,迈进了小学的门坎儿。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光路小学,开始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说起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长在北方的父亲那种豪爽和奔放,又有来自南方的母亲那种恬静和细腻。这种优良性格使她“动”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勇敢顽强,“静”下来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为文静。

  有一回,几个男孩子要和她比赛上树,看谁爬得高。别的女孩子听了都咋舌,可她却不服气地抬头看了看树的高度,然后毫不犹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伙伴们佩服不已。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随着岁月的改变,郎平的个头儿越长越高了。站在同龄人当中,她犹如“鹤立鸡群”,非常突出。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经过刻苦磨练,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世人为之惊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2

  奥运会结束后,郎平离开了美国女排,去往土耳其执教。2009年,郎平回国执教广州恒大女排。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郎平看到中国女排败给日本被挤出四强,当中国记者让她谈一谈时,她顿时泣不成声。

  2013年4月,郎平临危受命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这是一个并不讨喜的位置。在此前的亚锦赛上,女排创造了亚洲第四的最差战绩。

  这两年,在这支90后甚至95后占据大半江山的球队,郎平是当之无愧的主心骨,55岁的她既是教练也是母亲。

  在场上她言传身教。腰椎不好的她走起路来略显蹒跚,但一旦要讲解技战术,还是选择亲自上阵,哪怕训练课后,自己也要花上半小时做理疗。

  在场下,她更是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baifen,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这位队员口中的“女神”,平时是排球联赛中最忙碌的人,她曾经在短短三天内连飞3个城市,只为了观察队员的状态。平日里,她还要搜集队员、对手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和康复理疗专家交流队员的治疗恢复方法。

  她的工作热情连助理教练安家杰都感叹,“她对工作有一种饥饿感,投入起来连队员们都感到惊讶‘郎导忙起来像是30岁’。”短短2年,郎平就像工作狂一般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世界冠军球队。

  除了冠军,郎平还赋予了女排精神新含义

  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那些个体价值服从于集体价值,那些超越身体极限的精神品质,被当成是经验在各个领域推广。

  作为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传道士,郎平的身体至今仍残留着那个时候的“馈赠”: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她曾出现过多次晕倒在现场的事例,医生甚至做出过“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那些泯灭个性的魔鬼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润物细无声中的表达。在比赛中,郎平从来不会大声呵斥队员,而是鼓励队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通过对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引导队员。

  伤病方面也是如此。2004年赵蕊蕊受伤后,相关方面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游说团,给赵蕊蕊灌输需要尽快恢复回到赛场的理念,希望赵蕊蕊能再次上场比赛。于是,赵蕊蕊终于创造了骨折病人的生理奇迹:2004年奥运会,雅典第一战,赵蕊蕊披挂上场,但仅仅5分钟之后便“咔嚓倒地”。

  但这次,尽管惠若琪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她也表达了继续参与比赛的意愿,但在检查后,郎平等还是作出了她不随队参赛,留京观察的决定。有关方面甚至为此调整了比赛成绩要求,而“以人为本”等词汇,也第一次出现在官员们的口中。

  郎平对于中国现实和国际规则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铸就中国女排的辉煌,让中国女排在最困境时期再次腾飞:因为熟稔,她得以获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环境,充分施展其魔术般的双手,对现有体制进行解剖甚至改良。而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中,女排姑娘们也得以一步步成长,得以在大赛中磨练自己,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磨灭个性。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3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她在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全部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连乌鸦也停止聒噪,整个国家似乎都停滞下来。

  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

  《人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3000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次日,国内几乎全部报纸头版头条都在报道女排夺冠。《人日报》头版:《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评论员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