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尧、舜、禹、汤中,禹的功绩最大吗?关于大禹,夏,有夏代,夏朝,尧舜禹汤,哪一个说法符合历史事实不是今人强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在尧、舜、禹、汤中,禹的功绩最大吗

禹,字面的意思是受禅成功。他的本名叫文命,禹是他的谥号。死后他的后代的封地在夏伯。所以后人一般都称他为夏禹。

照例,他妈妈怀他的时候也很神奇,他妈妈名叫修己,在野地见到流星穿过星昴,梦里感觉到一片光明,并且还吃下了一粒神珠,好像就是薏米,就怀了孕。更恐怖的是,他妈妈生他的方式很独特,胸膛裂开,小孩儿从里面跳了出来。

据说,禹是西夷人,出生地就是现在的汶川,怪不得那地方净闹地震闹洪水哪。

禹的爸爸鲧因为治水不力被舜诛于羽山,死后变成了一只三条腿的巨鳖,沉入了羽山下的深渊。

禹对爸爸因工作不力受到那样大的惩罚,感到压力非常大,受命治水后,唯恐干不好,于是兢兢业业,在水利工程一线一干就是十三年,三次走过自己家门,都不敢进门看一眼妻子涂山氏和儿子启。

涂山氏非常想念丈夫,就偷偷去看望丈夫。这时候禹正在率领民众奋力开山疏导洪水。干得兴起,禹化为一头巨熊,力大无穷,逢山开路,所向披靡。结果妻子突然来了,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原来丈夫竟是这个丑样子,不由又羞又气,立时化作了一块巨石。

读《史记》各家注挺有意思。能够了解好多词语的意思。如,禹治水的画像,手里拿的那个东西叫“锸”,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挖土的铁锨。

还有,橘子和柚子有什么区别?古人说,大的叫橘,小的叫柚。鸿和雁的区别是,大的叫鸿,小的叫雁。还有砥砺这个词,都是磨石的意思,质地粗的叫砺,质地细的叫砥。

禹的画像有时手里还有个圭。来历是,治水成功后,舜帝赐给他一块黑色的圭作为褒奖。古代水利事业是大事,关系到国计民生。治水成功了,于是天下大治。

禹成了舜帝的股肱之臣,他劝谏舜帝说,您在位要谨慎,“安尔止”。意思是说,作皇帝的,不要想起来啥来就是啥,要安其位,不要妄动,妄动就会扰民。总之是不要折腾。

舜帝死前就立禹为接班人。但禹还是觉得自己威望不够,是不是要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呀。看看再说。于是他就跑到阳城躲避。结果天下诸侯不答应,不去朝拜商均都去阳城朝拜禹。万般无奈,于是禹就做了天子。

禹真是聪明。后世的人都学会了这一招。比如曹操当了魏王还想要九锡礼,诸位大臣心领神会都上书请愿,汉献帝没有办法就赐给曹操九锡,曹操百般辞让,和皇帝都急了,最后皇帝又百般劝慰,曹丞相才不情愿地接受了。

后来他儿子曹丕也学会了这招,当魏王不满足,就想当皇帝。汉献帝于是又接着按照写好的脚本陪着他演戏,说,天下百姓都希望你当皇帝,你不当,群众不答应。曹丕一共辞让了三次,无奈接受了汉献帝的建议,天下就这样从汉献帝手里“禅让”给了曹丕。历史上传为美谈。好多游戏其实都是这么流传下来的。

关于大禹,夏,有夏代,夏朝,尧舜禹汤,哪一个说法符合历史事实不是今人强为呢

只怕有部分是错的,从大禹治水来看,大禹的部落不太可能是聚集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的黄河地区的华夏早期文化核心圈,因为这个区域的先民,在这场大洪水之前应该是没有遇到什么洪水,我更愿意相信大禹的部落是聚集在会稽一带的南方多雨地区,才会有丰富的治水经验,而禹的父亲鲧封堵的方法,对于沿海地区来说是可行的,也只有大禹的部落长期有和洪水斗争的经验,舜才会在杀了其父的情况下,继续用他的儿子来治水。而尧或者舜,或许代表的是一个朝代,而不是一个帝王,这也就解释了既有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又有舜囚尧,禹放舜的传说,做出禅让的和被囚禁放逐的不是同一个人。在结合山海经,说舜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且有后羿射九日,又畏共工之台,又有说舜的另一个妻子生了两个有异能的女巫,后来她们被炙热的太阳晒死了,因此就得到了一个结论,禹和后羿的妻子就是舜的两个有异能的女巫,十个太阳就是女巫同父异母的兄弟,然后王子杀了公主,两个驸马爷报仇,后羿带领他的部落杀死了舜的九个儿子,然后面对新一代的舜帝,也就是共工,或者叫商均不敢再下手了,就和禹联手把商均放逐到了苍梧。并且后羿的部族和禹的部族共同执掌的政权,所以才有后来的太康失国,又是后羿,不过此时的后羿,应该是那个射杀舜九个儿子的后羿的后代。

为什么我们称禹为“大禹”,却不称尧舜为“大尧”、“大舜”

古代的“大”字是最高的一种尊称,没有千秋功业,万古不朽的业绩流世,是不能用“大”字来点修饰的。大字加一横就是天,用上了“大”加持的人,也就是说差一点和天一样了。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可见大字与天字是先有大,后有天。有大字加持,几与天同寿,同与道同德了。

禹受舜帝之命治水,历十三年而成,疏天下之水入海,解民倒悬,永绝水患。禹又劝民农桑,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兴兵征服四方蛮夷,建立了以夏族为中心的中原文明。禹踏堪九州,分中国为九州之地,用九州之青铜铸九鼎,建立了一个奴隶制为主的夏王朝,并且开启了家天下的制度。夏朝建立后,征服九夷,天下各部族都都向夏朝进贡。正是因为禹有不世之功,方被后世尊称为大禹。

尧、舜二帝虽然德行满天下,但没有治水之文功,亦无征服天下之武功。因此一般不用“大”字加持他们。当时的人还比较公正客观,远没有后世的阿谀奉承那么寡廉鲜耻!

后世亦知“大”字加持的意义,于是各朝各代无不在国号前加一个“大”字。大秦、大汉、大唐都可以说名符其实,大明也说得过去。大宋就有点往自已脸上贴金了,大清则根本不配“大”字加持!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尧、舜、禹是亲戚关系吗

是,而且都是黄帝的一脉。

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据载,他出生时就自带祥瑞之气和王霸之相,之后终于让四方臣服,贵为一帝。

黄帝娶嫘祖当正妃,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玄嚣,小儿子叫昌意。小儿子昌意又生下高阳,也就是后来的颛顼帝。

颛顼以后是帝喾,这个帝喾却是玄嚣的孙子。就这样,帝位的传承从昌意这支转到了玄嚣的这一支。之后,帝位基本上就在黄帝这两个儿子的后代中转来转去了。

帝喾又娶了两个妻子,一个生放勋,一个生挚。帝喾死了以后,原本打算把帝位传给了挚的,但是挚很不争气,最后让他的弟弟放勋得到了帝位。这个放勋,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名鼎鼎的“尧”。

这个尧帝可牛逼的不得了,像上天一样的仁慈,像诸神一样的智慧,像太阳一样的温暖,像大海一样的宽阔,像云彩一样的高贵……。

尧之后就比较熟悉了,是舜,舜的本名叫重华。重华是昌意这一支的后人,尧把帝位传给他,相当于把帝位又还给了昌意这支。

舜之后是禹,他的名字叫文命,同样也是昌意这支的后人,后世又称为“大禹”。

一脉一脉的传承。

尧舜禹汤,这四位是如何成为圣君的

是后人评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