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弘被石虎强逼着继位,石弘会有好的结局吗?后赵王石虎死后被掘墓鞭尸,后来王猛为什么收葬石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石弘被石虎强逼着继位,石弘会有好的结局吗

石虎为什么逼石弘继位?

石弘是石勒的儿子,石虎是石勒的侄子,中山王石虎,他是诸侯王里最强势的,石勒刚死,石虎就发动政变,杀了外戚光禄大夫程遐、中书令徐光。

然后让儿子石邃带兵宿卫皇宫,石虎一副要杀了石弘的样子,石弘当然不敢继位了,

石虎看他这么不懂事,于是教育他说:“君王去世,太子即位,这是礼仪常规。”

石弘流着泪坚决辞让,石虎发怒说:“如果你不能承担重任,天下人自会按大道理行事,哪里能事先就谈论!”石弘于是即位,大赦天下。

石虎为什么不接受?

还真是石弘太不懂事了,皇帝死了肯定是太子继位啊,如果石虎继位,那石虎不是权臣篡位了?那不是坏了石虎的名声?

应该怎么玩呢?像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曹奂禅让给司马炎那样,

石弘继位,石虎作为宗室子弟执政,然后加封丞相并开府、加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然后举行禅让大典,石弘宣读禅让诏书,石虎推让三次,大臣劝进,石弘假装生气了,石虎勉为其难的接受,并举行登基大典,

如果石虎不喜欢这样玩,还有像伊尹废太甲、霍光废废刘贺、司马氏废曹芳、曹髦一样,那就是,皇帝是个变态,滥杀无辜、无恶不作,我作为大臣,为了万民,为了江山社稷,效法伊尹、周公,废了皇帝,

一年后,石弘实在是受不了了,派人请求石虎,举行禅让大典。

石虎直接说,“石弘愚昧昏暗,服丧无礼,应当将他废黜,谈什么禅让!”

石虎这样玩,石弘自然没有活路了。

后赵王石虎死后被掘墓鞭尸,后来王猛为什么收葬石虎

羯赵暴君石虎死后十年,此时统治河北的鲜卑前燕皇帝慕容儁,先掘其坟墓,发现是座空坟,再悬赏得其“僵而不腐”的僵尸,鞭挞历数石虎种种残暴罪状,痛骂「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投入漳水之中。

慕容儁和石虎同样为胡人君主,他之所以将石虎掘墓鞭尸,一方面是因为慕容氏在辽东时,和羯赵政权敌对数十年,彼此攻战,仇怨甚深,正好发泄其父、其祖因羯赵阻隔,有生之年不得入主中原的旧恨,

另一方面是因为慕容氏是此时汉化程度最深的鲜卑部族,自以为礼仪衣冠类同华夏,然而却因为背叛此前称藩数十年的东晋王朝,自立为帝,而且还被阶下囚冉闵当面痛斥「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因此更急需收揽汉人民心了。

打一个死老虎,令燕国治下广大汉人百姓拍手称快,何乐而不为?

然而,当前秦丞相王猛率大军攻灭前燕后,他却将那个告知石虎尸体下落的汉人女子李菟处死,更将石虎礼葬。王猛本是北方汉人不世出的英杰人物,为何在对待胡人暴君上如此“倒行逆施”,反不如一个胡族帝王?——这正是他所处的政治立场,远远压倒了其个人民族感情。

【儁梦赵王虎啮其臂,乃发虎墓,求尸不获,购以百金;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儁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及秦灭燕,王猛为之诛李菟,收而葬之。】——《资治通鉴·卷一百》

华夏民族建立了周秦汉魏历代王朝,开创诸子百家伟大文明,此前两千年来都凌驾于四方夷狄之上,一直居于东亚大陆食物链最顶端。

因此虽然五胡乱华时期,汉人一朝失势,为诸胡之臣虏,然而那些胡族君主,不论是刘聪、石勒、石虎,还是慕容儁、苻坚、拓跋珪,对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英杰辈出的主体民族,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自卑。

数千年来,作为主体民族的绝大多数汉人,总是习惯于以己度人,总不惮以最善心去揣度其他胡族,在自己建立的华夏王朝,民众政策总是何等宽容豁达和自信,殊不知其实最在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而恰恰便是那些最敏感于族群之别的胡人。

如羯赵政权从立国起的既定方针,正是以“同是戎狄”为旗号,联合收纳其他胡族,来一同压制广大汉人,并得到了相当大的认同。石虎曾对段氏鲜卑的段文鸯言道「大兄与我俱是戎狄,久望共同。天不违愿,今日相见,何故复战?」,便道出了他的心声。

石虎攻伐辽西后,便将当地的段氏鲜卑二万户迁移到中原地区,选才任官,这和当年他随石勒攻略中原时,对汉人无差别杀戮的行事作风大不相同。

巴氐人建立的成汉政权,和石虎缔结盟约,夹攻东晋,后嗣分别建立了前秦政权的氐人酋长蒲洪,建立后秦政权的羌人酋长姚弋仲,也都是羯赵政权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对这些部族酋长的进言,在不违逆自己大政的前提下,石虎也颇能听从,和他对汉人官员的残暴态度,可说大相径庭。——羯赵政权的本质,便是一个由羯人、匈奴人、氐人、羌人、部分鲜卑人所组成的五胡联合,共同压制和奴役汉人的政权。

【段辽单马窜险,遣子乞特真送表及名马,季龙纳之。乃迁其户二万余于雍、司、兖、豫四州之地,诸有才行者皆擢叙之。】
【(姚弋仲)性清俭鲠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无所回避,季龙甚重之。朝之大议,靡不参决,公卿亦惮而推下之。】
【季龙呼曰:“大兄与我俱是戎狄,久望 共同。天不违愿,今日相见,何故复战?请释杖。”文鸯骂曰:“汝为寇虐,久应合死,吾兄不用吾计,故令汝得至此,吾宁死,不为汝擒。”】——《晋书·段匹磾传》

慕容氏鲜卑建立的燕国却不同,他们经过在辽东时,慕容廆、慕容皝两代君主的数十年时间经营,一直大量任用汉官,招揽汉民,汉化程度已经极深;立国也并没有与之前的羯赵、之后的北魏那样,抬高本族为所谓“国族”,对汉人去做严格隔离与歧视对待。

因此,自称为黄帝之子昌意后裔,自以为已经和汉人一般无二的慕容儁,才会毫不避讳地怒骂石虎是“死胡”,而在此前的羯赵政权,汉人连言谈中提及“胡”字都是杀头大罪。而慕容儁死后,主持燕国国政的摄政亲王慕容恪,更是饱读经史典籍,沉溺于汉文化中,严格以汉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所谓「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手不释卷。」

然而,燕国这样的汉化慕容氏皇族为主、汉人官员为辅,排斥贬抑其他胡族的立国方针,在南方尚有华夏正统东晋王朝存在的情况下,收效并不明显。慕容恪废除苛政,勤政爱民,其个人虽深得燕国民众爱戴,但他去世后短短两年,汉人百姓还是迅速抛弃了昏君庸臣当道的前燕政权。

王猛进入燕都邺城后,一边祭扫慕容恪陵墓,叹服其为“古之遗爱”,比之春秋郑国名相子产,一边则收敛石虎尸骸并礼葬之,更斩杀指认石虎尸体的民女,确实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手腕,表明前秦政权承认此前后赵和前燕政权的合法性,不以僭伪政权视之,并要继承他们以胡族去竞逐天下,混一六合的未竟之愿,也可算是某种程度的:搁置前事,继往开来。

而氐人为君主的前秦政权,既有王猛这样的汉人寒士为执政,邓羌这样的汉人豪强为大将,同时匈奴、鲜卑、羌族各部酋长也纷纷得到重用。汉化极深的慕容鲜卑族人,更被分置各地,委以实任,和汉人官员一起推进这个帝国的汉化进程。其民族政策和立国方针可以说是博采了后赵、前燕之长,而规避其短,是以方能在短短时间迅速强大,建立起一个十分天下有其七的庞大帝国。然而,最后亦因王猛这个优秀政治家的英年早逝,而在淝水之战后,土崩瓦解。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石虎是如何篡夺帝位的

石虎作为石勒的侄子,骁勇善战的同时残忍好杀,对帝位的觊觎在石勒还在位时就已经产生了。

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十一月,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赵王,正式与前赵主刘曜决裂。时年24岁的石虎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中山公,位列诸将之首。此后数年间,石虎先后消灭晋平北将军、冀州刺史邵续,抚军将军、幽州刺史段匹磾,泰山太守徐龛,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曹嶷等军,荡平并、冀、幽、青、兖各州。

但是,不管石虎功劳多大,终究不是石勒的亲儿子。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在右长史程遐的建议下,石勒命其世子石弘镇守邺城,配禁军一万。程遐是石勒重要谋臣,在右侯张宾去世后成为文臣之首,又是世子石弘的亲娘舅,自然要为石弘着想。而石勒镇守邺城近十年,一旦被夺自然不满,于是做了一件毒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