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定南王孔有德这个人呢?孔有德如果不死会不会就是四藩造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怎么评价定南王孔有德这个人呢

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

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

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此得到毛文龙的器重,不仅将他收为养孙,还将他提拔为参将。

(孔有德剧照)

对毛文龙的知遇之恩,孔有德感激零涕,每次抗击后金,孔有德更是冲锋在前,勇猛不可挡。由于有他这样的猛将,后金数战不能胜,因此毛文龙的军队以能克后金而闻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毛文龙居功自傲,又对军队颇为放纵,因此不光引得地方百姓怨声载道,明廷对他还颇有猜忌。最后毛文龙,死在了辽东督师袁崇焕的手中。

孔有德认为毛文龙“无罪横受屠酷”,是明廷凉薄的表现,因此内心不服。不服,孔有德便率军哗变,带领耿仲明等人,投到登莱巡抚孙元化的麾下。

1631年,后金攻打大凌河,明将祖大寿誓死守城。眼看城中粮草告急,孙元化派孔有德率军前往增援。

孔有德在行军路上先遇飓风,不得前进,只得返回从吴桥绕行,结果吴桥所驻的山东兵和辽东兵一向不睦,不让他们入城。再加上风雪交加,孔有德率领的军队吃尽苦头。

其中有个兵偷吃了富户的鸡,遭到富户家的控诉。为了整肃军纪,孔有德便将犯事的士兵施“贯耳游行”的刑法,结果引发军队哗变。

孔有德孔子不了局势,在下属的劝说下,干脆发动兵变,自封元帅,又率领军队攻回登州,擒获孙元化,逼迫他称王。但孙元化不愿称王,孔有德也就放他出城。自此,孔有德便占据了登州,割据一方。

(毛文龙剧照)

随后,孔有德攻打莱州,结果莱州城久攻不下。

明廷虽数次对孔有德招抚,但孔有德一意孤行。明廷不敢掉以轻心,只得对他严加抗击,不久不光莱州解围,还将被他占据的登州一并收复。孔有德仓皇之间,率领上万残军,及众多红夷大炮和战船向后金上书乞降。

皇太极收到孔有德的乞降书后,极为重视。

一方面,皇太极早就想取代明朝统一天下;另一方面后金之所以和明军作战时伤亡惨重,就是因为明军手中有红夷大炮。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就被红夷大炮击中,重伤不治而亡。

所以,当孔有德在乞降信中说他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时,皇太极如何不激动呢!

于是,皇太极不仅立刻让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率兵前往鸭绿江接应孔有德,还亲自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又以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对待孔有德。

孔有德也为表示忠心,不仅在来盛京的路上便将头发剃去,还带来一些善作火炮的工匠。

这下,皇太极武力大增。再加上孔有德对明廷内部知晓颇多,因此在与明廷作战时,孔有德不仅冲锋在前,还屡上奇策,深得皇太极器重。不仅得封大元帅,还自成一军。

除此外,孔有德还迫使明朝的藩国朝鲜归顺后金,导致明朝失去盟友,只能孤军作战。

(皇太极剧照)

由于孔有德为后金攻打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太极在登基称帝后,便将他封为恭顺王。

皇太极之所以厚待孔有德,除了孔有德能征善战,还有个原因,就是让明将看到他对降将的厚遇。并且,他还让孔有德对明将多有劝进,以达到有更多的明将为他所用。

清军入关后,孔有德不仅积极参与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对各地抗清斗争血腥镇压。

为了攻打南明政权,清廷将孔有德改封为定南王,让他率军2万驻守广西。

封官进爵,又深得清廷重视的孔有德为报君恩,在对南明武装力量进攻时,更是勇不可当。很快,他便将广西几乎全境拿下。南明重臣张同敞和靖江王朱亨歅等人被他俘虏后,更是被他残忍处死。

在孔有德看来,此时他是朝廷重臣,又是一方藩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显摆,孔有德不忘专门去了一趟山东曲阜,想以孔子后裔祭拜孔庙孔林。

不曾想,他的汉奸行为,早就让孔氏宗人认为他有辱孔家门楣。所以当孔有德表示想要入孔庙祭拜时,孔氏宗人紧闭大门,并对他大声叱骂。另外,由于孔氏家族不承认他,所以孔家家谱里面也没有他的名字。

(参考史料:《清史稿》《明史·孔有德传》《明季稗史初编》)

孔有德如果不死会不会就是四藩造反

不一定会反。三藩之乱的起因是尚可喜告老回辽东,其余二藩跟进,遂清廷有撤藩的打算。但是最后起兵时,尚可喜没有动,动的是他儿子尚之信,从康熙十二年的年底吴三桂起兵到十五年的二月尚之信胁迫他老子,这么长时间都没动。有格局的人是不会起兵的,吴三桂是本来心就未死,耿精忠也别有怀抱。以孔有德为清朝赔上一命的行为来看,他若活着,反不反还真不一定。

毛文龙带部下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投敌,袁崇焕杀他有错吗从历史角度来说,你怎么看

他的部下是在他死后东江镇瓦解之后才投降的!毛文龙抗清是坚决的!他的死是东江镇瓦解的直接原因!现在关于于毛文龙的争议实际就是袁崇焕的问题!毕竟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所以双方的支持者总要打倒对方来证明袁或者毛的正确!我个人认为,我们看问题不应该非此即彼,不应该认为不对的一定是错的,人无完人,即使伟人身上也有缺点,也做过错误的事,文革中我们冤死了那么多精英,他们不都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吗?那么杀他们和他们的人是汉奸吗?不能因为某些事就直接定义为汉奸国贼该杀!先说袁崇焕,我认为他不是汉奸,但也不是个能臣!他在任有一定建树,但他向皇帝说大话了,他一厢情愿或者是中了后金的缓兵之计认为给后金好处可以换取暂时的安稳以来稳固防线,所以他在后金最困难的时候私下接触给钱给粮,甚至杀了毛文龙,也许杀毛文龙是后金的要求,也许毛文龙的游击战让他不能安心和后金讲和,或者他觉得他没法控制毛文龙很不爽,所以他杀了他!明朝的士大夫看不起武夫,袁崇焕可能也有这种思想作怪!袁崇焕主要的成绩就是守宁远城吧,后金不打宁远绕道跑到北京那就悲剧了!再说毛文龙,毛文龙从辽东失陷跑到东江镇,他的部下也都是和后金有大仇的,他还要管着跑到朝鲜和东江镇的几百万汉民,以东江镇那么点地方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粮饷物资一是靠登州输送,一是他压榨朝鲜,再就是他和女真之间有些走私行为,用东北的山货皮货自己买粮,至于有没有捞私利?想来捞私利不是很正常吗?没私利怎么养私兵?明末的军官打仗全靠私兵!你要说他这些事就是算有投降后金的可能?这帽子有点大!说战果,他缺兵少粮,除了点核心军队,只能是流亡汉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了,打游击的战果怎么可能比得上辽西军阀那十几万军队还有朝廷不断的输血?但女真那时候也毕竟人少,他的游击战牵制作用非常大!女真去打辽西,基本就得全军出动,后面人一少,毛文龙就去掏他老巢,女真也是很难受!所以想除掉他!没想到袁崇焕真帮了他们大忙!原本可以像国共一样一个正面一个游击的,就这么毁了!不可惜?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犯的问题,志不同道不合的,往往非要置对方死地,很难共存,但非要说他俩是汉奸,我是不信的!

定南王孔有德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1644年,明朝将领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夺取天下。清朝鉴于八旗军兵力不足、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反抗激烈,不得不重用扶植四位汉族降将帮自己打天下,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这四人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其他三王因为“三藩之乱”而为人熟知,咱们就聊聊定南王孔有德。

要说定南王孔有德是投降清朝很早的明朝大将了,于1633年投降后金。孔有德矿工出身,家庭贫苦,后来参军因为骁勇善战受到毛文龙的赏识屡次升迁,因此孔有德对于毛文龙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1628年袁崇焕设局斩杀毛文龙,这件事一下就让孔有德怀恨在心了;后来孔有德投奔了孙元化,要说孙元化是个好人对于孔有德真不错,但是明末政治腐败,孙元化过于正直遭到政敌排挤,而孔有德出身于毛文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