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诞节的由来(为什么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它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它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国人不过圣诞节,看看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就知道了。

“清明”祭祖的日子;“端午”祈福的日子;“中秋”团圆的日子;“春节”欢聚的日子,都是跟个人有关、跟生活有关,唯独跟神没有关系的节日。

中国也有鬼神,但国人习惯了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神”看不见摸不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对“神”远远的敬着,是多数人的态度。

我们对自己家的神都“敬而远之”了,更不会对国外的神有什么想法。

国人不是不该过圣诞节,而是对圣诞这种外来的节日没有代入感,当然有人张罗着过圣诞,多是为了寻个借口购物、热闹一番,与信仰无关。

就连圣诞节的由来,也有很多国人搞错,认为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其实不是。

西方教会一开始并没有圣诞节,后来罗马主教倡议纪念耶稣诞辰,但由于《圣经》上没有记载耶稣诞生的日期,各地的圣诞日期都不一样。

公元440年,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确定了12月25日为圣诞节。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由于国外基督教徒众多,圣诞节就逐渐演化成了传统的西方节日。

圣诞的起始与演变跟东方人没多大关系,所以洋节只是我们部分人一时新鲜,跟我们历史传承下来的自己节日不能相比。

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

圣诞节是西洋人的节日,基督教的生日。耶稣是西方人的圣人,耶稣诞生日就叫”圣诞日”,为了纪念耶稣,“圣诞日”变成了“圣诞节”。就这么简单。

那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怎么就成了广泛的话题?这要从“圣诞节”什么时候使中国人广泛得知说起。改革开放前,只有喝过洋墨水的和信仰基督教的才知道。那个时候问“圣诞节”是什么?真不一定有人答得上来。随着经济贸易的开放,更多的人知道了“圣诞节”,尤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下,圣诞节这一天,全国各地各大商场竖高大的“圣诞树”,门前各种“圣诞老人”迎宾,招徕小孩和青年人,目的是“圣诞节”这一天扩大商场的销售量。这样的活动,让许多中国人了解了“什么是圣诞节”。中国人心目中圣诞节,既是耶稣的生日,也是商场促销之日。只不过它比11月11日“光棍节”促销来的早。

圣诞节是西洋人的节。为了抵制西洋文化而抵制西洋节,有点扯了吧?如果抵制了西洋节就能抵制西洋文化的入侵,那么它西洋文化也太容易抵制了!如果过一个西洋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受到影响,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抵抗力也太弱了吧?我在以我的了解在解释“圣诞节的来由。如果想得到题主问题的答案,还是去读一读“关于圣诞节来历”的文章吧!

当“圣诞节”刚刚在中国兴起来的时候,我还在上班。我们单位老同事戏谑“圣诞节”就是“剩蛋节”。

为什么说“圣诞节”是“剩蛋节”?一个蛋的名字叫“赚”,一个蛋的名字叫“钱”。剩下来哪一个字,都不吃亏

我之所以讽刺“圣诞节”,是我出于这样一个理念:一个社会比作一张四条腿的桌子,那么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是支撑这张桌子的四条腿,四条腿必须互相呼应,哪一条腿长了短了都会影响桌面的平衡稳定。文化,作为支撑桌面不可缺少的一条腿,文化必须自信。文化并为其他三条腿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必须强大。而强大来自于文化自身的强大。强大的文化被其他文化的挑战时,不会回避和退缩。如何让文化强大?根本在于文化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而不是频频回头看祖宗留下的“圣人圣言”。

抵制西方文化的侵入,必须从它的理论体系和精神支柱上给予它打击。而不是仅仅抵制他们的节日就够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