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欣赏艺术作品,你怎么看?如何欣赏和理解音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对于如何欣赏艺术作品,你怎么看

我以艺术创作者的眼光看,欣赏艺术作品可用两种方式:

1.猛然一看

艺术,花样多,形式美,个人投入到一堆艺术作品里,眼花缭乱,不知云深处,很多时候,还没有欣赏,我们已是审美疲劳,想多看,都没有了心情和意愿,这是因为当代艺术作品很雷同!手法相同、构图相近、色彩单一,看一张便知百张。

欣赏艺术作品,我觉得猛然一看有新意,一张作品的新颖特别之处,就是打动人的地方。艺术创作提倡的是独具匠心的思想,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作品,如果有特别新意的艺术作品,自然会留住欣赏者的脚步,吸引观赏者的目光。

2.仔细一看

如果被一张艺术作品吸引住,证明该作品的魅力,这时候,就需要静下心境,认真欣赏。

欣赏艺术作品,是为获得审美情趣,体验审美认知。何为情趣?可以有娱乐,可以有教化,还可以有纯粹的情感体验;何为认知?从画面的构图、色彩、气息以及用笔的技巧方式,认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每人体验不同,感受不同,没有觉得一致的答案,但有一点:艺术作品必须是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带来最好的审美体验。

如何欣赏和理解音乐

谢谢你的邀请提问;

这关系到个人的审美观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如果有人认为他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是一个普世性的答案,那么纯属无稽之谈。有的人喜欢欣赏西方音乐,有的人喜欢欣赏东方音乐,有的人喜欢欣赏古典音乐,有的人喜欢欣赏流行音乐,有的人喜欢欣少数民族音乐,有的人喜欢欣赏原生态音乐……因此在如何欣赏和理解音乐上,我们怎么能够以一概全。

北南方

欣赏的本质是什么一个人一件事为什么有人欣赏有人嫉妒

你好,我是风中涟漪,欣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赞赏,认可,看对眼的人,而嫉妒是本身自己做的不如别人还要厌恶想低别人。一个是看对了眼,一个是怎么看都讨厌。

怎样欣赏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天末怀李白》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介绍一下二位诗人的情况。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秦安县境内)。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感情为主。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共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

李白与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诗人,被人们称为“李杜”。两人之间是惺惺相惜的友谊,相互欣赏。

那么,李白为什么被流放呢?是因为他在安史之乱中投靠错了人。怀才不遇的他投到永王李璘门下,永王有夺权野心,起兵造反失败,连累李白也被逮捕流放。

《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寓居秦州,还在担心李白的遭遇,写此诗怀之。这首诗是千古名句。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牵挂丶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不平。全诗情深意长,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作品原文: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此诗首联以秋风起兴,营造肃杀悲凉气氛。这两句意思为萧瑟的秋风天边刮起,遭流放的李白你现在心情如何呢?人海茫茫,世路艰险,诗人遥远的牵挂,真切的怀念,表现了两位诗人的友情深厚。额联说不知传书的鸿雁何时才能到达,江湖上秋水漫漫,暗涛汹涌。因杜甫设想李白流放应经过湖南,故此处“江湖”当指洞庭湖。颈联前一句意谓山精水怪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近人评曰:“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之地”。此联概括力极强,它道出了千古文人屡遭陷害丶命途多舛的共同悲剧命运。尾联第一句是说:当年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受冤有共同之处。李白又经过屈原自沉的汩罗江,也应有与屈原共语的地方。后一句设想李白把愤恨的诗篇投进汨罗江中,以吊屈原。然而诗中却不用“吊”字而用“赠”字,其妙处正如清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此诗是文人相重,且末路相亲,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弥足诊贵。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李白的《春思》一诗

怎样欣赏李白的《春思》!

先吟诵原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翻译过来:

燕地的草,才发岀碧绿的丝,

秦地的桑,已看见弯曲的枝。

当你产生回家念头的日子,

也正是我想断肝肠的时候。

春风呀!我们并没有什么约定,

你为什么竟然吹入了我的帐帏!

我们分析一下:

题目“春思”。在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意双关,既指春天,也指男女之情。这里的“春”,就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作诗有“赋”“比”“兴”三法。这两句就用了“兴”的方法。“兴”,又可以叫做“起兴”。在这里,起的是如碧丝的燕草,低经枝的秦桑。兴的是燕秦两地征人与思妇的感情。“燕”,指河北省北部,借代遥远的边疆,是征人所在之地。“秦”,指陕西省一带,借指思妇所居之地。由于地域原因,春风到时有早晚之别。所以,燕地才看见小草萌生之时,秦地的桑叶桑枝已经长长了,披拂着有下垂之姿。因此而说“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思妇看见自己所居之地的“秦桑”已经低垂着头,就想起征人所戍之地的“燕草”才刚刚萌芽。本来是思妇想征夫,借用两地“桑”“草”的生长情况道岀。这“兴”的手法真正是高啊!而“丝”诣音“思”,也喻意“思”,还回应题目。“枝”诣音“知”,也喻意“知”。因为相知,所以相思。可见,这两人感情够深厚吧!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一二句是从两地着手,三四句还是从两地着手。“君”是古代女子对丈夫的尊称,“妾”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慊称。征夫想念家中妻子的日子里,正是妻子断肠的时候。这似乎是矛盾的。丈夫想念妻子,妻子应该高兴呀?怎么还断肠了呢?其实非也。“断肠”乃是特别想念之证明。这两句中的“怀归”和“断肠”,正是上两句的“知”和“思”的印证,有前后照应之用。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正当思妇想断肝肠之时,春天里的一缕清风吹进了她的帏帐之中。春风似乎成了多情而不太严肃的东西,竟然进到了思妇的闺房。这让思妇感到奇怪!我与你并“不相识”,为什么要“入罗帏”呢?这位思妇非常可贵,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更坚。与丈夫的深厚感情,使她不可能移情而别恋。她尊重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当情操在此二句中透露了岀来。春风来撩人,春意也缠绵。但是,思妇批评了春风,以明自己的志向不移。诗到此处,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20191102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