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什么

三年级数学学的内容有测量(长度单位及质量单位)、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一年有十二个月,七个大月,三十一天)制作年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设计校园、数学广角。
夯实基础精心备课努力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一堂准备充分的会让学生与老师都获益不浅。
本学期我认真研究数学第二册的教学大纲、教法学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为写好每一份导学案作好准备。
备课时我把以前的重备教学过程转为侧重备学生我以自主探究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是什么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2、减法: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加减法的验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四边形
1、四边形:
(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3、周长:
(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估计:
(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2)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例1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除法的含义,并回顾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例2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能口算或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3、例3
(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过程,探索并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判断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性。
4、例4
(1)能灵活利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时、分、秒
1、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
(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活动(一):填一填、说一说
1、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
2、在具体活动中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3、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等)。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1)能从具体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3)能完成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笔算乘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算法(包括不进位的、一次进位的、连续进位的、有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