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分推崇字斟句酌,点石成金,有什么作用?“点石成金”的科学技术早已存在,为何现在的黄金依然如此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诗十分推崇字斟句酌,点石成金,有什么作用

一、写旧体诗,不管是词牌、绝句、还是律诗, 都是有字数限制的,我们要想在规定的字数里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要字斟句酌,点石成金。

二、写诗词是要讲究意境的,太直白了,就失去了诗词的美感。

三、写诗词是一种婉约的表达方式,古人会寄物言志,借物抒情,是一种含蓄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是一种留白的美。所以,每个字都要精雕细琢,字字珠玑。

“点石成金”的科学技术早已存在,为何现在的黄金依然如此珍稀

用科学,让生活更有温度~

“点石成金”虽已实现,但点石成的金比地下挖的金要贵上不知多少倍,只具有科研价值,不符合现有市场经济,而且点石成的金的量极少。


点石成金一词出自汉·刘向的《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成金,以足逋赋。”

传说:“有一个南昌人,名叫许逊,在晋朝初期做旌阳县的县令。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姓觉得他就像一位神仙,便称他为‘许真君’。一年,收成不好,农民交不起苛杂的赋税,许逊让大家挑点石头过来。他施展法术,用手指了指石头,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头变成了一块块儿金光闪闪的黄金。这些金子让大家交齐了拖欠的赋税。”

和嫦娥奔月一样,点石成金是先人们在繁苦的生活中对美好生活抱有的一种美好想象与向往。虽是“胡编乱造”,但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1969年,美国人替咱们完成了奔月的千年夙愿,但早在1914年,美国人——班布里奇博士及其助手们就已经帮咱们完成了点石成金的美好幻想。

谁能想到,千百年前的一个美好想象,竟然的的确确的实现了!

点石成金的实现,是原子对撞机的功劳

物质由原子、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我们知道,各种元素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它们原子中质子、中子数不同,尤以质子数不同为最大差别。

在原子对撞机中,用超高速的质子、中子、α粒子等“粒子炮弹”去轰击原子,原子会被击碎,质子、中子,、电子会部分分散,然后,原子、中子、电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只需要改变分子结构,就可以让物质发生变化。但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没有分子可以去改变,如果想发生物质的变化,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改变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实现“新物质”的合成与转化。

小小的原子核蕴藏走大能量,想把它们拆散并拿走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粒子加速器的发明出来,人工“拆散”原子核,实现核嬗变,才成为可能。

1919年英国的E.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性物质钋Po的α粒子轰击氮,首次用人工实现了核反应。

至今,科学家们已相继发现了绝大部分新的超铀元素,合成了上千种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不出所料,人类数千年的点石成金能终于实现了

金原子的质子数为79,试想一下,如果从质子数大于79的原子核中拿走几个质子,或者向质子数小于79的原子中加入几个质子,是质子数等于79,不就合成黄金了吗?

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有下图中的关系▼

结合图像可知,要想向质子数小于79的原子核中加入几个质子,难度可想而知。本来就不宽敞,非要挤进去,不情不愿。

既然加质子行不通,那就拿出几个质子。

于是,1941年,美国的班布里奇博士及其助手们利用“慢中子技术”成功地将比金原子,序数大1的汞变成了黄金。

三十九年后的1980年,美国的劳伦斯·伯克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把83号元素铋放进原子对撞机,用接近光速的粒子轰击铋原子核,4个质子破核而出,留下79个质子,铋完成了到黄金的蜕变。

原子对撞机是科技的产物,同时也是金钱的坟墓

原子对撞机的设计建造需要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挖隧道、铺管道、大部件、精密零件,建造难度堪称地球之最。

每一个原子对撞机的前期建设费用都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元,而且后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运营维护,运营成本很高很高,一般国家根本玩得起。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现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英文名称为LHC。LHC是人类迄今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科学设备,只是建设它,就历时15年,耗资52亿美元。

2015年10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中国将于2020年至2025年间开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这项大工程可能耗资千亿。

花了大价钱,却不一定得到经济效益。原子对撞机一次产生的黄金少到只能用原子数目来计算。金的原子质量为197,197克黄金中有6.02×10ˇ23个金原子,黄金的价格在340元/克左右,这意味着,6.02×10ˇ23(10的23次方)个金原子在市场上可以卖到3101128元左右,原子对撞机每次运行产生的黄金能卖多少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

粒子加速器和原子对撞机的建设目的本就是用于科学研究,其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实力,并不是为了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黄金诚可贵,勤劳价更高

金矿石的含金量有很大差异,现在国内大部分金矿的平均品味(含金量)都在5甚至2一下,但不会低于0.3~0.5,否则不具开采价值,这意味着每吨金矿石中最多只能提炼出2~5克黄金。

国外尤其是非洲的金矿石,平均品味相对较高,一般在2~15之间,一些优质矿石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

矿石的开采需要很大的劳动量,是个体力活,也是危险的行当,而且辛辛苦苦开采的矿石,还要进行耗费人力物力进行提炼。虽然随着开采技术及提炼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黄金的开采成本已大大降低,但仍然居高不下。

有人做过统计:金矿的开采成本最高的是非洲——238元每克,其次是亚洲——205元每克,最低的是北美——150元每克。

物以稀为贵,加之人都有爱慕虚荣之心,人人都想穿金戴银,供需不平衡,导致金价居高不下。

最后,我想说的是,黄金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如果辛辛苦苦一阵子只是为了买金银首饰,最后却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值不值得?

点石成金是寓言故事吗

点石成金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个神话故事。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出自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扩展资料:

点石成金的故事

点石成金”,这个成语讲的是有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遇到了一位仙翁,书生向仙翁祈求帮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看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叫书生拾起黄金变卖为生。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恭恭敬敬地交还给仙翁,说:“这块黄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头。”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书生知道一千块一万块黄金也抵不上一个能让石头变成黄金的“手指头”,因为有了这个“手指头”就相当于有了无限的财富。故事中的书生很聪明,他要仙翁的手指头就是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方法,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可以一辈子受用。

点石成金的具体意思是什么简单点说

点石成金 diǎn shí chéng jīn 成语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成语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成语故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