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透露《中国奇谭2》筹备中,陈廖宇:做动画要“真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中国动画出海,如何构成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这成为《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福幕影业总经理马雷梦、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市场总裁Mickael Marin、出品过《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的追光动画总裁于洲等嘉宾讨论的焦点。专访中,《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动画作品通过真诚的创作,体现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从而和最广泛的受众产生共情,这是中国动画海外传播出圈的基础。

多元探索带来“开盲盒”的惊喜

盘点2023年初的爆款动画,在B站网播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一定榜上有名。《中国奇谭》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站联合出品,包含《小妖怪的夏天》《林林》《小卖部》等8个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故事,由11位导演创作完成,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其中有乡土眷恋,也有科技幻想。有意思的是,在香港国际影视展的论坛上放映花絮时,这部短片也被概括为“口口相传的妖,我们如何与他们相处”。

回顾并介绍这部片子的创作历程,陈廖宇表示,探索和多元化,是《中国奇谭》在创作方面的两个关键词。八个片子追求不同风格,也是这次创作最原始的标准之一。陈廖宇认为,观众并不是只喜欢一种东西,作为创作者,有责任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我们这次没有越做越长,而是集合不同风格导演,但总体呈现为共同的方向,所有故事都是“中国志怪故事”。其中既有中国古代故事,也有当下和未来。所有风格和形式都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方式,蕴含传统美学,采用水墨、剪纸、木偶等多种形式,也不拒绝最现代的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制作。片子的差异化也勾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观众追看这8部片子的过程,就看开盲盒一样,常常会猜下一部片子是怎样。我在观众评论里看到,一个最好玩的弹幕,留给《中国奇谭》的风格不多了。”

“但最大的挑战还在于,一方面要让每个作者最大限度探索挖掘自己独特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每部片子都能最大限度的受到观众的欢迎和理解,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中国奇谭》做到了,观众反响总体不错。哪怕是最难懂的《鹅鹅鹅》,也有几千万观看量,甚至掀起了大家解读和模仿的热潮。” 陈廖宇经常会去翻看网友评论,他发现,观众看到了《中国奇谭》在风格多元化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甚至不少海外观众也表示了对这部动画片的兴趣。他们对这种探索的认可程度,超过了主创人员的预期。

展开全文

《中国奇谭2》正在筹备中

让陈廖宇觉得欣慰的是,观众们看到《中国奇谭》后,惊呼“上美影又回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美影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都是伴随了几代人成长的经典之作,而陈廖宇本人与上美影之间也有特别的缘分。从1990年读大学时,陈廖宇就跟随中国老一辈动画专家学习,《天书奇谭》的导演之一钱运达,就是陈廖宇的大学老师。《中国奇谭》正是在中国动画一百周年的节点上,向动画前辈们致敬的作品。

“去年是中国动画100周年,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动画的一大半历史约等于上海美影厂的历史,美影厂生产了500多部片子,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在陈廖宇看来,《中国奇谭》的可贵之处在于,承袭了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一些观念和方式,一些理念或者标准,但是仍主动迎接新变化,发现新视角、讲述新故事。《中国奇谭》被看成是对动画成就的继承,也是站在当下角度上的创新,更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动画年轻导演的未来可能性。“11个导演只有我一个白头发”,陈廖宇也笑说,作为团队中唯一的“中年导演”,自己凭借一己之力,让《中国奇谭》变成了由中青年导演一起完成。

据悉,目前《中国奇谭2》正在筹备中,陈廖宇表示,目前已经2年的筹备周期,仍旧会延续挖掘传统文化的风格,引入更多新人导演的不同探索。

“真”是共情和出圈的基础

谈及“动画出海”的话题,陈廖宇却表示,在最初创作时,《中国奇谭》并没有奔着商业和成功去,“我们的目标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观影体验,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并没有纠结于是否成功,我们最大的纠结就是怎么能把短片做得更好。在设计每一个人物造型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设定,并不是为了之后去卖‘手办’,或者发动大家玩二创的cosplay,我们没有去预想这些,我们就是想真诚地创作,当在创作上达到了一定的完成度时,作品被观众接受了,也就‘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每个人代表自己的创作经验,从业者来说,重要的还是尊重作者、作品和观众,认真把作品做好。至于片子的类型,应该多元化,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作品,它一定不是单一僵化的,而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总结《中国奇谭》的成功经验,陈廖宇认为,近年来中国观众越来越喜欢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作品,这其中也包括动画作品。《中国奇谭》虽然志怪,有幻想性,但每个故事都与当下社会现象,人们的情感有密切联系,大家在片子里看到自己,以及身边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因此才会有很多讨论话题。

陈廖宇认为,做动画最重要的是“真”。“作为艺术作品,要反映生活真实,以及创作真诚的心,比如具体可见画的是胡同细节,但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情感,观众会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真诚,这是动画作为文艺作品跟其他文艺作品没有区别的地方。我不希望动画在这方面被区别对待,认为你们动画不需要这些了,你就管好玩就好。如果是这样,文艺作品底色,打动人的底层的东西,就没办法去体现。”

陈廖宇认为,今天所具有的动画创作和生产流程里的一些规范,或者工业化标准的建立其实都是慢慢积累的。有足够多的中国动画人团队、公司、企业进行了足够多的探索和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我相信继续做下去,经过市场、观众和各方的选择,中国动画的多元化发展将越来越明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