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养成教育吗?怎么能让初中生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养成教育吗

“养成教育”,在教育界是陈词滥调了,却至今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怎样教育?我们先来弄清楚习惯的类型。如果光把习惯分成好习惯和坏习惯这太粗略了,太浮面了。抛开坏习惯不谈,光好习惯就可以细分成自觉的习惯与不自觉的习惯,生产性习惯与非生产性习惯,一刀切的习惯与个性化习惯。

所谓不自觉的习惯,是指在强制训练或其他强制性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机械性习惯。这种习惯往往是暂时性的,一旦强制性因素去掉,习惯就可能消失。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天非得家长催促才完成。哪天家长有事忘记提醒了,他的作业也写不完了。

自觉的习惯则是当事人不仅拥有某种习惯,而且拥有这种习惯的观念。

非生产性习惯,指的是只能适应现实而不能改造现实的习惯,墨守成规的习惯。

自动化的言行这类习惯的主要特点是只能重复旧动作,无法产生新东西。

一刀切的习惯,指的是大家统一规范动作。这种做法在某些方面也许是必要的,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还是统一为好。但是越高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比如说,学习方法是,绝对不能完全同一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思维的发展。

了解了习惯类型,我们在习惯培养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培养习惯等同于行为训练。行为训练,只能培养不自觉的习惯,非生产性的习惯和一刀切的习惯,而很难培养出自觉的习惯,生产性习惯和个性化习惯。

怎么能让初中生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此次疫情带来的长假不仅让部分大人生活失去了规律,何况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现在我国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大中小学还没有正式开学,都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上网课。据媒体报道有的省份初三、高三开学在即,其他年级可能也不远了。虽然网课开课快一个月了,但是那毕竟和学校教育有所不同,有许多方面老师监管不到,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作用了。这时,有部分孩子就会出现你所说的样子。现在正是家长督促孩子,把孩子从懒散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中拯救出来的时候了。

我觉得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加强生活方面的管理。首先给孩子制定一个生活计划。因为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可以先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明白改变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帮助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计划。计划一定是可行,而且是孩子乐于接受的。做到计划上墙,建立一套监督管理奖励机制。其次,家长的示范带动作用非常重要。有些让孩子要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次,就是家长的监督作用。这需要家长首先树立好自己的威信,做一名让孩子尊重、信服的好家长,“言必信,行必果”。只要这样,孩子才能“听其言,观其行”,进而接受家长的监督管理。最后,发挥奖惩机制,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

2、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人们常说“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在规范了生活习惯的同时一定把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摆到同等重要地位上。第一,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目标是孩子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这个目标有长远、中期和短期目标。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第二,发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大力表扬,查找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分析形成的原因,为后续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准备。第三,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重点是纠正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的薄弱环节。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同时多和孩子沟通,以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为前提。第四,做到及时监督检查。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检查执行情况,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长从作为监督者慢慢变成协作者。

3、特殊时期,在发挥家长的陪伴作用的同时,家长也要坚持学习。人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静待花开,作为家长的不能仅仅是等待,而是像园丁一样去浇灌,那源头活水哪里来呢?就是在学习中获得的。家长可以利用这难得的休闲时间利用网络、手机或者买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可以多方面狩猎,特别是家庭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的书。

具体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上网去查找吧,网上很多。

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德育、体育、智育如何展开与实施

这个问题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是衡量孩子也是成人综合素养高低的标准,构成了孩子与成人正确的三观理念基础。

“德”即是一个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培养和践行,缺少任何一个德行,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对德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和践行,并能够不断的影响别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智”即是对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能量,“有智非智,无智有智”,有智非智就是说有的人很聪明,却是一个聪明的傻瓜。无智有智就是说:有的人很愚蠢,却是一个“愚蠢”的聪明人,也就是大智若愚,这才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体”就是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心,一个健康的人不是单纯的身高体胖,衣食无忧。如果一个人心态和意识不成熟,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善良、开心、上进都是一个人心态健康成长的表现。

“美”就是一个人对人和事物的审美情趣,有自己独特上进的审美标准,认识美、学习美、塑造美、善良自信、传播正能量,都是美的内涵极其意义!

“劳”就是对理论结合实践的切身体验与自我提升,单纯的体力活动或者脑力活动并不是“劳”的全部内涵。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都是一种付出与体验,只有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才是“劳”的真正意义!

素质教育是贯穿孩子的一生一世,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对人生目标的有效把握。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了再进行素质教育,就是痴人说梦了。为什么成年人很难拥有也很难转变对素质的学习与认识,因为成年人的意识和思想都已经固化了,不转变观念,就谈不上素养教育。善良、谦虚、学习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树立孩子与成人正确的三观理念。

所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不是单纯机械的传播文化知识,而是家长积极的言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与引导,这就是教育。没有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就谈不上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


你觉得教育应该注意分数培养,还是全面培养

家教之所以火,原因有三:

一是僧多粥少,中国人太多了,好大学又太少了;现在还处于以分数论英雄的时期,部分学生只有通过补课提高分数。

二是资源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严重不均衡;

三是剧场效应。前面的人都站起来看电影,你还坐着,看得见吗?

我们当然要全面培养学生。

对小孩进行行为养成教育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学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正确的坐姿,上课认真听讲,自动自觉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包括自己穿衣鞋冒等,自己整理自己的用品,还要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总之,小学阶段把习惯养好了,以后升上高一级的学段学习的时候,就很轻松了,家长也不用那么操心了。☺☺

家长如何培养教育孩子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革

我女儿今年上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