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里都说“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邺都是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都说“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

此句来自《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马良把刘备七百里连营构图连夜送给诸葛亮过目,诸葛亮大惊,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斩此人!”马良曰:“皆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孔明叹曰:“汉朝气数休矣!”良问其故。孔明曰:“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倘彼用火攻,何以解救”?后来果不出诸葛所料,陆逊抓住空档,火烧连营。

包原隰险阻而结营,在《三国志》中也有提及,“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苞,是草木丛生的地方,原,指地势高旷,隰,是地势低下潮湿的地方,阻,行动受阻碍。全句大意是:在草木丛生、地势高旷或低洼潮湿行动受限的地方安营扎寨,必然被敌方所击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接近圮地和围地。孙子兵法说,“是故圮地则行,围地则谋”。都是在说这些地方不可久留。在这些地方作战,士兵陷入困境锐气受挫,大将指挥能力大打折扣,容易被敌军利用地势击败。逗留还不行,何况扎营!

史实上的刘备是不可能连营七百里的,蜀汉军并没有那么多兵力,只说他“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仅从《三国演义》论,刘备建七百里连营,一是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恰好夷陵道遍布山林地,便利用树木扎营避暑。二是骄傲轻敌,前期连续大胜冲昏头脑,加上认为陆逊只是白面书生不懂兵法。以演义里刘备经历了那么多败仗的经验,自然会知道这么做不妥,但由于没有更好办法,加上轻敌自大,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偶尔一次应该没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有的人行险侥幸一辈子不出大事,有的人一次托大便永不翻身,刘备就是如此,七百里连营,过于狭长,像长蛇阵,却没有长蛇阵首尾呼应援救的能力,所以一烧即溃。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邺都是哪里

谢邀。邺都;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邺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

楚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当时称为“邺都”,因为城在纪山的南边,也称“纪郢”。西晋学者杜预在《左传》的注释中始将邺都改称“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邺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取克邺都,前后共400多年,楚国共有20代国王在此建都。

楚国全盛时期,邺都纪南城也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的第一大都会。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